笔趣窝 > 狼爷行 > 第二章 菩提

第二章 菩提


  对了,忘记狼爷的邻居了。

  毕竟破庙还是有个野和尚的。貌似这个野和尚还是国家公务员的性质,跟村长、善人一样有地位。野和尚自称猪吃,狼爷等人反正这些年就没有弄明白,为啥子好好个人,四肢健全,哦,野和尚少了半条胳膊,是三肢了,好歹也是个人啊,干嘛叫猪吃啊。

  不过狼爷自己还是有些崇拜猪吃的,甚至得和他搞好关系。崇拜是因为猪吃每天就是上午出去化缘,总是有人看他可怜劲儿,缺少一截子胳膊,弄来不少好吃的。好几次狼爷等人都发现,猪吃的碗里还有肉块,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狼爷自打能在李家沟打下一片基业,怎么说也有一年的光阴了,可是守在饭馆子门口,除了骨头,肉块、真正的肉块,不是肉沫子那种,还真没有捡到过。哎,穷的光腚的李家沟,除了偶尔过路的行商或者善人家能吃吃肉,还有谁?

  之所以要和猪吃搞好关系,是因为李家沟的传统。反正不知道猪吃在这里多久了,狼爷自打记事起,猪吃就是那副死人样,等到狼爷都长得英俊潇洒了,可是猪吃还是没变。呃,李家沟的传统,就是当好汉们攒齐活了一百单八颗菩提子的时候,就可以出去闯荡天下了。

  要说为什么叫做闯荡天下,因为李家沟实在是穷的叮当响,全是些苦哈哈,净是些吃不饱饭的人,哪里能养得起这些个半大小子?哪怕这些孤儿们愿意以后扎根基层,服务李家沟的老少爷们群众,奈何实在是活不下去啊。而且善人再善良,也不能无穷无尽的收养啊。一句话,长大了就得挪窝,把机会和稀粥留给更需要的人。因此,这些本来就没人要的孩子长大了就要离开这里,到兰花镇去寻找生机与活力。而这,在狼爷等人看来,也是一种十足的荣耀。

  猪吃每天上午出去化缘,下午则是制作菩提。菩提子这玩意儿在李家沟,不,在青州府是不出产的。也不知道猪吃去兰花镇哪里买的,反正很是了不起。集齐一百单八颗菩提子象征着好汉们可以独自讨生活了。呃,实际上是善人们看着孩子长大了,应该到镇子里找找机会了。但是在这些孤儿看来,这意味着猪吃和善人对自己的认可。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猪吃每天都很忙,因为不但要给这些个孤儿关爱与温暖,整个村子的人都要来领菩提子。狼爷一直没有弄明白为什么人,一定得要有菩提子,反正整个村子的人都有,尤其是善人的菩提子,是最好的那种。据说带着这样的菩提子,可以消灾避难,甚至下辈子能投胎到富庶之地。像狼爷这样的连最差的菩提子都还没有集齐的,万一哪天狼爷一不小心香消玉殒、滋润大地了,那可是要下阿鼻地狱的。

  日子就是这么过的,狼爷还是在饭馆子门口讨生活,经过了春花秋月,夏语冰虫之后,终于有一天,狼爷集齐了一百单八颗菩提子,可以上路了。

  这一年,狼爷好几岁了,快十岁了。

  这一天,有三位好汉同时集齐了菩提子,长大成人。蝈蝈年纪最大,至少有十一二岁了,因为眉毛上面有两道青筋,被家人视为霉运当头而遗弃,名字不知道,却像极了蝈蝈,叫着叫着,就叫蝈蝈了。狗子应该十一二岁左右了,像他的名字一样,太大众化了,反正一百多个孤儿,得有二十个叫狗子的,哪天猪吃想找了乐子了,就会大喊一声“狗子”,呼啦啦来了一群;再大喊一声“狗蛋”,又是呼啦啦的一群。

  当然了,在李家沟,也只有猪吃才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善人是没有这份心情的,李家沟的子民们,可能是因为从来没吃饱过,说话声音一直不大。

  当猪吃看似庄严肃穆实则漫不经心的将三个孩子辛苦了数年,终于集齐的菩提子穿在一起,皇恩浩荡般的将菩提子串挂在三个孩子脖子上面的时候,世界沸腾了,其他所有的孤儿山呼万岁般的庆祝、羡慕、崇拜。

  狼爷作为当事人之一,有生以来第一次找到了心跳的感觉,这不是初恋般的味道,这是阳光的味道,是经过了菩提子串子加持以后得来的自豪感,在李家沟这个破庙前,狼爷感受到舞台的意义,不愧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狼爷黝黑的脸膛上荡漾着幸福的猪肝红,从来不知道害羞的他忽然间腼腆了,一抹娇羞才下眉头便上心头,于是狼爷羞涩的低下头来,看着胸前的菩提子,大小不一、灰不溜秋的,却仿佛有了无穷的魅力,狼爷一瞬间决定,自己要戴一辈子。

  兰花镇的传统,第一串菩提子是免费的,是通过光荣劳动取得的。若是破碎掉了,丢了之类的,那就得有偿取得。所以猪吃十分详细又卖力的介绍,并按照重要事情说三遍的原则,絮叨了百十遍不止,告诫三位好汉一定要记得回来换菩提子。然后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许久之后,猪吃终于说完了。

  挂上菩提子之后,会得到善人准备的一碗白米饭和行囊。吃完这辈子吃到的第一碗饱饭,挂上有生以来的第一块干净布块,三位好汉就该上路了。上路之前,其实还有一道程序的,就是善人挑选,如果善人看中了哪个孤儿,自然就会招到善人家里当小厮,那在李家沟可是一份光荣的职业。

  不过狼爷三人显然没有这样的运气。再说了,善人虽然不是天天闲着没事闲溜达,却也是天天溜达着,用善人的话说,就是女人洗洗更健康,男人走走更健康。因此,哪个可以成为小厮的孤儿,善人心里有数,哪能每个孤儿成长了、上路了,都来看一遍?再说了,这长大的孤儿不说天天有,也是隔三差五的有,一句话,孤儿太多了,来的来,走的走,谁又记得清?


  (https://www.bqwowo.cc/bqw81981/5232037.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