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白鹿原,我是白孝文 > 第143章 熟悉

第143章 熟悉


第143章  熟悉

        这段时间,对岸的鬼子一直在修筑工事。

        “他们是想把那些树木都炸倒了。”

        “哪些树?芭蕉树。”

        “南天门那些呗,不是炸倒,他们要把那些树改造成最大的碉堡。”

        “但是那些树都已经快成为半化石了,炮弹都炸不掉,只会有一个小坑。”

        “所以才说是碉堡。竹内这个家伙是学土木的,听说还是博士出身。”

        双方很长时间没有打了,偶尔打也就是放一颗炮弹。

        全都在修筑工事,双方都在防着对岸随时可能会打过来。

        阵地上来了个读书人,北方被鬼子占领了很多,好些北方的读书人背着书籍器具都到了最南边来,到这边重建学校。

        有一个年轻人到了阵地上来宣讲着他的主义,“苏维艾,你们知道什么是苏维哎吗,那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他们的人民放弃过很多,但是他们从来不放弃热情,他们让我们知道,房檐总是低矮的,可是在低矮的房檐下,总有着高昂的头颅。”

        非常年轻一小伙子,说着热血沸腾的。

        “喂,回去吧,这是阵地,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并且阵地你也看过了,回去吧。”

        “我们现在不打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在养兵,哪能天天打仗。你可以走了,空谈误国知道吗?走了。”

        “不可以空谈,但是要有向往,兄弟们你们是国人真正的骄傲。你们在边境打仗的时候,我们全校人都哭了,我们老师说,不要哭,他们是英雄,我们不要荒废时日,我们要用每一分,每一秒去读书,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不要荒废时日,让他们成了最后的英雄。

        我从北一直到南,好多次我都想死了算了,我走到这,和你们共御外辱。我还有这么多的书。我是中华民族之城的一块砖,我自己的命我自己说的不算。”

        “走了,走了。”

        他在的是白孝文的阵地上。

        想要参军一起打鬼子。

        白孝文:“你还没毕业吧,二十出头?好好读书,打仗先是我们军人的事情。”

        营长走了过来,“团座,在西北的话接触他们没事,没人管得了咱,但是到了这边,那么多的队伍,上边还有一个虞啸卿,不能跟这样的联系的太频繁了。”

        现在是第二次合作。

        因为小鬼子的入侵合作。

        迟早这个合作得玩完。

        现在小鬼子已经开始有了颓势,再有几年把小鬼子赶出去,这个合作就终止了。

        白孝文没放在心上。

        在西北的时候就有接触过。

        自己的实力,天下都可以去。

        就是手底下这么多的兵有点儿麻烦。

        “团长,我想参军,请给我一把枪,我知道我来这儿是来对了。对了很重要,真好。”

        虞啸卿这个人最怕就是这样的人。

        讲苏维哎的会让上面的不舒服。

        现在是和虞啸卿合作挡住怒江对岸的小鬼子,不能让他来,万一姓虞的对自己也忌惮。

        到时候打小鬼子没这么方便。

        “现在我不能接收你,你先回去吧。”

        “我很多同学都从戎了,就我去不了,刚开始总是说的挺好的,可到最后总是不要我。我不是供产挡,虽然我很想,我只是看了几本他们的书,可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必要哪张嘴说出来。”

        太红了,要不了。国军不会有人要的,尽管他现在还不是供,但只要一直活下去,迟早都得是。

        “我在想,我已经在半副国土上活了十年了。我也要杀鬼子,你们不收我,我就去对岸。”

        “对岸?怒江汹涌,不是那么好过的。”

        “禅哒有一个老人他跟我说,有一个江拐口鬼见湾,那里能过得去。他说,那儿看着水流很急,但是条活路。”

        水流急,可能是因为浅一点。

        “对岸,有个和顺镇。有一个桥,但是桥已经被炸了,但是一开始是没有桥的,没桥怎么过去,没桥怎么建的和顺镇。可见没桥的时候,也能过去,只是有了桥了,就能走的舒服,一开始的法子就忘掉了。”

        白孝文知道这回事,但是地点不知道在哪儿,现在有了地点就好办了。

        现在过河的地方,好过一点的地方都建了江防。

        要是还有偏一点的地方,人就好过去。

        自己靠着空间能力过去没有问题,但是要把人带过去很难。

        之前是鬼子还没在对岸搞防线,现在搞了,开小船过去小鬼子都能知道。

        “你们军人只会说打仗,我们要解决问题,问题一直存在。我居然要看书才知道,我们曾经那么辉煌,无畏,开阔,包容世界,不拘一格,禅哒人,没有桥,也修了和顺镇,我们祖先没有榜样,可走了五千年,可我要读书才知道。”

        白孝文看了下这个家伙,是个当指导员的好材料。

        这个书生说的很对。

        背上还背着一摞子的书。

        当晓得能过江的时候,白孝文准备着去对岸看看情况。

        “警卫排集合。”

        三十来人都是队伍中的好手。

        去对岸看看情况,不用带太多的人。

        本来自己一个人都能过去。

        在祭旗坡下的一个江拐口。

        直接往那边去。

        龙文章:“白团长,你这次过来是?”

        “我要渡江,带着一小伙人渡江。”

        “江水湍急,除了风平浪静时开小船过去没有别的法子。”

        游泳想要过去,人力是不好办到的事情。

        或许运气,体力强到极致的,再加上运气好,或许可以游过去。

        怒江这玩意,水流急,不可能游过去的。

        白孝文把情况跟他说了一下,“这个事情不能跟虞啸卿说,虞啸卿现在时时刻刻都想着打到对岸去,没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对岸鬼子什么情况,这次过去就是去看看。”

        “我也要一起去。”

        商量着这边也搞了十个人一起渡江。

        把他们的装备都换了下,都换成冲锋枪,这样几十个人都能打出几百人的火力。

        几十个人目标也不算是太大。

        到了地点,水流湍急。

        浅滩急水,人站不住。

        都不认为这里能过去。

        “团座,这里真的能过去?”

        太急了一点。

        拿着个竹竿去试试。

        只是在岸边,人都站不稳。

        急水,会把人冲走。

        游泳也会被冲走过不去。

        白孝文:“我去。”

        艺高人胆大。

        “团座,你不能出事,还有三千弟兄呢。我去吧。”

        虽然都知道白孝文的本事,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力太小。

        “拿绳子来。”

        粗壮的麻绳在腰上缠了几下。

        很宽。

        一开始还能走着。

        怒江也不是太深,主要是太急。

        麻绳沾了水之后很沉。

        <div  class="contentadv">        不过对白孝文来说没啥。

        直接就是空间能力外放,对白孝文来水,没太大影响。

        没一会儿就过去了。

        “团座真过去了?”

        找了个粗壮树把麻绳缠了几下,“渡江。”

        总共有四十来人。

        给的冲锋枪基本上都还是防水的。

        武器弹药啥的也有防水的布条裹着。

        “在身上多搞些绿叶子。”

        “把这衣服都换上。”

        白孝文搞出了几十件迷彩服出来。

        在深山老林中,迷彩服可太重要了。

        由绿、黄、茶、黑等颜色组成不规则保护色图案用于伪装的服装。迷彩服要求它的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同,能迷惑敌人的目力侦察。

        都是最好的迷彩服,能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不走近一点根本察觉不了。

        虞啸卿家境很好,过来这边就是镀金的。

        主要是去和顺镇看看,那边还有老百姓。

        几十个人前进着。

        一路上绕着走,还好,没有碰到鬼子。

        “团座那有个人?”

        穿的破破烂烂的。

        看出来了是个老百姓。过去也了解下这边的情况。

        “自从鬼子来了以后,我们老百姓每天就是东躲西藏,吃不上,穿不上,我们这些老百姓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鬼子到处烧杀抢掠,禽兽不如。无法生活了。要去种地,他们就开枪打。这一条道上没有鬼子。”

        “和顺呢?”

        “和顺被招安了,但是我们莲花镇就是不招安,就是拿枪打,放狗咬也不招安。老子饿死也不招安。”

        去和顺还有一点,龙团座的副官孟烦了的父母在那边,此行还要把他的父母接回来。

        还有一些老百姓愿意回的,也能带走。

        就是麻烦很多。

        遇到鬼子稍微多点就麻烦了。

        当地人很多都逃进了深山。

        要去播种,就会遇到小鬼子。

        一路到了和顺去。

        孟烦了终于碰到了他爹。

        一堆人都去了孟家。

        “爸,妈,了儿回来了,给您请安了。”

        和顺镇也没看到啥小鬼子。

        这边没有日军,小鬼子隔三差五的会来一回。

        白孝文:“孟先生,跟我们走吧。”

        “人生皆虚妄,恩爱趋人逐。把这书都带上,跟你们走。”

        “这么多的书。这东西太沉了。”

        好几箱子的书。

        书是个很沉的玩意。

        这些书是从孟老先生从京城搬到的南边。

        “团座,这能不能不搬啊?”

        “搬吧,这个老先生是个倔脾气,这些书也很有价值,不少还是孤本,得保留着。”

        “团座,要我说,直接把这老头打晕带走。”

        孟烦了,“书是他的命。我爹骂了一辈子的汉见,现在他为了这些书自己当了汉间。”

        孟老先生在京城的书更多,带过来不止十分之一,这些书大多是孤本,很有价值。在他心里,命可以没有,书必须有。

        “团座,不好了,鬼子来了。”

        “都灭了。”

        过来了十来个鬼子。

        不是啥问题。

        全部给他们收拾了。

        自己警卫排的实力比龙文章手下的人还要强了很多。

        小鬼子的枪法蛮好的。

        “安排十个人给老爷子背书。”

        京城的高校,这么多的学生先生,从北到南搬运就是为了这些书。

        “这十几套鬼子服留着,那个小队长的衣服给我。”

        到了这边来,可能穿着鬼子的衣服更安全点。

        路上偶尔能碰到鬼子。

        碰到大队的都让开,小队的就吃下。

        数天的时间又到了江边去。

        几天的时间,龙文章都在画地图。

        去见了虞啸卿。

        把地图拿了出来,“西岸有些地方画错了。”

        “找个能说话的地方。”

        “禅哒能成为怒江最坚固的防线,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过来。”

        “虞师,我想能不能给我团也派个美利坚指导。营一级的都有。美利坚武器是好使用,但不是一拉枪栓就完了。我们团也需要美利坚教官。”

        虞啸卿看到这幅地图心情激动。

        他是有一副对岸的地图,但远不如这个好。

        到对岸,没地图完全抓瞎,即便有地图也不好走。

        虞师,“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吃的东西和你们一样,两顿,好对你们对体力有数,我搜集了所有有关于那边的情报。”

        龙团,“西岸的村乡都快成无人乡了。都是修南天门死的,这个情报里有吗?村乡有万人,被一个南天门变成了无人乡。”

        人都被去搞去挖洞了。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我国很大,我族军人数千年从没有过这样的溃败。我们都该死。”

        他很想打一场胜仗,一场大的胜仗。一直都在为打过去对岸做准备。

        地图,军事情报尤为重要。特别是关邑何在,路途曲折,兵力驻扎都会对军事行动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东瀛的小鬼子提前十几年就在绘制中华的地图。

        小鬼子绘制的地图比自己画的都好。

        现在空中摄影测量已经非常成熟,而日军在这十年期间,完成了北方的大部分测量。摄影测量精准度非常之高。

        日军是绘制的地图的好手。精准程度和精细程度均能达到现代测绘的标准。

        地图也是最重要的战利品,这种战利品的价值可能不亚于战斗中缴获的武器。

        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操作重炮,因为每门炮都需要地形参考。地图的语言是命令、任务以及不同级别的指挥官之间简单的电话交谈的语言。

        不了解地形的特殊性,指挥部无法详细考虑防御和进攻的特点,战争开始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地图。


  (https://www.bqwowo.cc/bqw99863336/83912489.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