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伏魔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如梦初醒

第一百四十四章 如梦初醒


  79阅现在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组织者、引领者,实际是带领大家玩乐的外道,叫做娱乐外道,除了玩得非常火热之外,其它什么实义也沒有,但是数以亿计的人还崇拜如天王,这是很低级的外道,崇拜声音、形体、动作、服饰等等,和某些古印度外道沒有两样,

  《四百论释》上讲古代印度人怎样加入婆罗门教,他们头脑非常简单,见婆罗门教作祭祀时,穿着干净整齐,唱颂的声音悦耳动听,就生起了崇拜之心,加入成为一名外教徒,现在的追星族,也是见到明星的举止风度、服饰、发型,看到他的舞蹈动作,听到他的歌声,就非常崇拜,

  为什么这些能让人崇拜呢,问題就出在“受”上,现在人的贪欲很重,接触到这些所贪的形象、语言、动作时,感觉很快乐,既然有快乐,当然喜欢、当然崇拜,这是极大的误区,如果了知这是苦、是虚妄,决不会崇拜的,欲界众生生來喜欢五欲六尘,所以现代外道们就制造种种声、光、电、色及种种概念的假相,组成几万人声势浩大的场面,借着群体迷乱的力量,很快就把人“加持”到幻觉里面,其实,台上的明星只是以分别心驾御着肢体、发音器官,唱两声、扭两下,说到底就这么点意义,所以是最低等的外道,古代好多外道还压制贪欲,还能做一些善法,好的能修到内心不动的境界,相比这些,现代娱乐外道就差劲多了,因为他们喜欢的只是一些烦恼境界,

  头脑简单的人就喜欢耽著无意义的感觉,现在人思想幼稚,色声香味触法排列组合,产生一种迷幻的感觉,就觉得是非常好的东西,特别喜欢,兴致勃勃,

  偶像穿着奇装异服,戴着墨镜一出现,前呼后拥,跑步进入场地时,人们就疯狂了,又是尖叫、又是哭喊,像这样的现代外道聚会场面,比当年印度外道热闹多了、也愚蠢多了,

  染污相续,种恶趣因

  现代外道运用声色、光影制造种种的幻相,灌输到人们心里,熏染多了,就致使意识错乱,颠倒黑白、颠倒善恶,比如,把“为所欲为”当作“自由个性”,把“残暴乖戾”当作“英勇果断”,把“冷漠”当作“酷”,把“贪欲”当作“浪漫”,

  举例來说,有一首歌唱道:“当山峰沒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在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这是表达“爱到永远”的意思,是希望贪爱能持续到永远,这样的见当然障碍解脱道,如果沉浸其中,就会颠倒迷乱,丧失理智,

  一个学佛的人也喜欢这些、崇拜这些,见解是很成问題的,成了身在佛门、心在外道,佛法的特质是离欲清净,皈依法的人怎么能喜欢这些欲染呢,崇拜这些,连皈依戒都有问題,因为皈依的誓言是:“皈依佛,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法,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耽著感观刺激,适应了那种波动频率,有那样的色、那样的情节,才觉得舒服,这就障碍了清净的正道,障碍了洁白的梵行,既然是追求感观刺激,当然与离欲的正道不相合,修行人应不应该喜欢这些、追求这些,想一想就明白了,以前,好一些的外道都有远离五欲的发心,如果我们还以获得五欲为快乐、为享受,那比这些外道还低下,

  这个地方很可怕,比如在中阴阶段会出现种种境界,一般升到人天善趣,会听到很美妙的音乐等等,都是宁静、清明的境界,投生劣等家庭或者恶趣,就见到嘈杂、混乱的境界,现在问一问,如果我们习惯欣赏这些迷乱的影视、音乐,会种下什么习气呢,当然是恶趣习气,以这种习气在进入中阴时,一见到恶趣的光,就会很欢喜地往那边奔去,结果就堕落了,现在的流行音乐大多是发泄烦恼,情情爱爱,不正是""心的作用吗,迪斯科、摇滚乐,灯光忽明忽暗,舞台上鬼影重重,不正是恶趣的景象吗,穿着暴露的艳女款款而來,不正是地狱铁柱山**的召唤吗,对于这些耽著喜欢,不正是种下恶趣种子吗,

  好多人买票看演唱会,都是去找感觉的,几万个人聚在一起,音乐一放,人们就兴奋了,认为这是激情,“情”,就是烦恼,“激情”,就是猛利的烦恼,(烦恼是初生起时就使心不寂静的法,生了情,内心就不寂静,不是烦恼吗,)所以所谓“激情”,就是在因缘聚合下点燃了烦恼的烈火,让烦恼肆意地现行真,一个人煽不起來,几万个人推波助澜,如火如茶地燃烧在狂热的分别中,在有声有色的大场面中,偶像蹦蹦跳跳,或者歇斯底里,或者脉脉含情,带领大家一起疯狂,这样彼此助长烦恼、增上染污的欲乐算是什么安乐呢,烦恼增盛,只会毁灭自己而已,

  现代人追求刺激的感觉,要让心识处在快节奏当中,借助所缘境,尽情地疯狂,这完全是在玩弄感觉,饱尝一顿现实中得不到的快感大餐,很多人有这种嗜好,把生命意义完全建立在虚妄的感觉上,从佛法的角度看,这是非常无知、非常荒唐的表现,

  真正能拯救人类的办法,就是引导人们观察五欲的过患和本质,否则无药可救,只要看看全世界几十亿人都在电视机前迷乱,就知道这是欲界众生的通病,沒有深刻地了解五欲的过患,有几个人能不为五欲所转呢,可见,不观察享乐的本质,就无法止息逐取的冲动,

  比如,二十多年前,彩电刚刚出现时,谁也无法挡住它的诱惑,色彩亮丽、图象清晰的画面给人很大的感官享受,人们几乎个个都被它俘虏了,在碰到电视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的眼睛很快就想往那边看,这证明内心贪著五欲的习气很强,一遇境界就马上现行,如果内心沒有对治,百分之百会被五欲俘虏, 百度@半(.*浮)生 —伏魔

  住在深山里的修行人,沒有透彻地认识五欲的本质,也是很难过这一关的,一个学佛的人谈起他在城市里的感受:“好看,就是想看,开始还想用佛法观照一下,但观一两下,就不再观了,喜滋滋地看下去了,”所以,即使我们与世隔绝,我们心中的贪欲并沒有从根铲除,它潜伏在心里,遇缘就会出现,一个凡人无非就是喜欢异性,喜欢好的色声香味触,坐辆好车子、住个好房子、看部好片子、听首好曲子……,这些种子心里都有,一遇境界就被牵走,

  暂时觉得这些跟我沒关系,但只是暂时沒关系,一入红尘就被这些团团包围,天天接触,能沒关系吗,现在,关键要从根本上破除执著五欲为乐的颠倒心,以理观察透彻了,内在潜伏的颠倒见就会一下子破掉一片,再继续,又破掉一片,这样真正破彻底了,才开始放下,我们一进入城市就被境界牵着走,不需半年,人就变质、退步,原因是内心沒有正见摄持,所以一碰境界,就把持不住、颠倒迷惑,这也不足为奇,本來欲界众生就有贪欲种子、俱生就喜欢五欲,又从沒有在思想深处破除邪见,所以,所爱的境界一來,马上就会逐取,

  相反,正见上稳固了,任它世间快乐花样百出,心里也有定解:这只是纯苦的事,由此就遮止了贪求,之所以还留恋、还想接触、追求,都是因为沒有看透,乐执还存在于相续中,

  要怎样才能瓦解乐执呢,就是要如理思维,舍此沒有别的办法,不然,凭什么能从心里瓦解乐执呢,这不是靠外在吃什么药、打什么针能消除的,我们有追求的冲动,是因为我们沒看透有漏乐的真相,所以现在是引导你看清真相,从坏苦这部分來说,要从缘起上抉择:受用有漏乐是带來好处,还是坏处,所谓沒看清真相,就是误认为这是真实安乐,所谓看清真相,就是明确认识了有漏乐必定带來痛苦,由此追求的冲动就会被遏制,

  所以,硬压并不是真正的化解,今天压着不看奥运会,明天世界杯來了,心里还是痒痒的,压住不看,这是从外面按捺,并不是真正心里消除了疑惑和邪执,

  这个快乐的苦性,沒有用智慧清清楚楚地观察到,心里就不能服服帖帖地安下來,如果只是强制性地压住,而沒有得到坚固的定解,那在看到它时,心里还是会想追求,所以要在真正的境上观察,当然这不是现在就到红尘里去乱看,首先是以现实境界为观察对象,把它看透,

  (ps:今天酒醉,实在沒法码了,故上传一个篇外,希望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不要怪罪,订阅了,明天重新看新章节,是不需要再消费kb的,谢谢理解)


  (https://www.bqwowo.cc/bqw73492/4288554.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