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退婚娘娘 > 60.第 60 章

60.第 60 章


  一场戏众人听得七零八落, 最后都是忍着笑听完的。

  太后很想把安妃叫到自己面前,无奈她听完皇帝儿子的计划后, 也觉得现在不是让安妃出风头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安妃带着人离开慈和宫,今天中午吃饭都不香了。

  太后在慈和宫闹脾气,素月被宁妃与卫婕妤拖回了玉翠宫,两人一进门就趴在椅子上大笑。

  “哎哟, 笑煞我了。妹妹, 以后我看谁都不敢请你看戏了。还有啊,这五郎求妻,我看以后都没有人点了。”

  今天这事一出, 安妃不喜听戏这件事便会传开来, 整个京城的人都将知道安妃点评五郎求妻的事,为了不自找麻烦, 以后都不看这出戏了。

  “这能怪我吗?实在是这戏它本身就不合理嘛!”

  素月摊手,她最看不惯渣男,像戏中的五郎那绝对是渣中之渣, 不打死他都不错了,更别说原谅。

  “妹妹也说了,那是戏啊!”

  宁妃失笑,卫婕妤在旁边已经笑的说不出话来了。

  “知道是戏还一个个看得那么专心,还哭了呢!”素月翻白眼,这种现代八点档的即视感让她很无语啊!

  “咳,妹妹这就不懂了吧!大家不过是看个乐子, 谁拿这戏当真了。”宁妃为他们辩解,但是语气不怎么坚定。

  “呵呵。”

  “……”

  “噗,两位娘娘,妾快饿坏了,可有吃的?”

  卫婕妤这时站出来圆场子,宁妃都快被安妃的呵呵糊了一脸。

  “来人,传膳。”

  皇帝今天又在正阳宫设宴招待一些老臣,所以中午就素月自己吃,幸好宁妃与卫婕妤在这里,由她们陪自己吃了。

  “呼~~这么冷的天吃热锅子最好了,还是娘娘会享受。”

  看着桌上摆着的肉菜,卫婕妤的眼睛盯着菜就移不开眼了。她每日的份例里最多也就是一点豆芽,青菜半人月才能有一次,所以不怪她看到青菜眼睛都绿了。

  “尽管吃,虽然我的份例也不多,但是让姐姐与婕妤吃够还是行的。”

  素月自己宫中的份例也不算多,平时也就够她一个人吃的,过年份例才多点,不然今天还请不起宁妃与卫婕妤。

  在这一点上,皇帝并没有因为宠她就给她特例,因为知道素月并不喜欢这么做。而素月本人也觉得这菜够吃就好,没必要给她特例,还嫌她在后宫中不够引人瞩目的吗?

  “那就谢谢妹妹了。”宁妃倒也不缺青菜,就是她那里的品像不如安妃这里的好,宫里见高踩低的很常见。

  “谢谢娘娘。”

  三人坐下,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来烫。

  素月没有吃菜,而是挑着肉来吃。不管是猪肉、牛肉,还是羊肉、鱼肉,只要是肉,基本上都归她吃了。

  好在除了肉还有菇类与豆芽,这两样玉翠宫都不少,特别是豆芽,洪大厨都是自己发的,味道比御膳厨房配来的更好,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发的。

  “这鱼丸挺好吃的,婕妤可以多吃一点。”素月记得卫婕妤爱吃鱼,这鱼丸是洪大厨带着两个徒弟自己做的,味道很是不错,绝对没有放什么不该放的东西。

  “谢谢娘娘,妾正吃着呢!”

  卫婕妤的碗中除了青菜,还有好几个鱼丸,果然是她爱吃的。

  “不要跟我客气,太客气就显得生份了。”素月拿起宫女手中的布巾擦汗,这热锅子吃久了就容易出汗,瞧把她热的。

  “妾记住了,不会客气的。”

  不仅是卫婕妤爱吃鱼丸,宁妃也挺爱吃的,因为这鱼丸做的好,吃起来用安妃的话来说就是有点Q,虽然她们听不懂这个有点Q是什么意思,但是感觉上应该是这样没错,好吃又有弹性。

  “大家吃,吃完了让他们再送。”素月一个人的战斗力抵宁妃与卫婕妤两个人,她的好胃口让她们好生羡慕。

  “不行了,吃不下了。”卫婕妤摆手,她今天吃下的食物平时她都能吃上两天了,果然这有人陪着吃胃口就好,平时看着都没有什么胃品的肉食,今天卫婕妤也吃了不少。

  同样吃了不少的还有宁妃,这会儿也学卫婕妤一样瘫在椅子上,撑死了。

  “哈哈哈,拿消食茶来。”素月一笑,既然她们吃不下了,她自己吃。

  她这会儿六、七分饱,还能吃下不少。

  桌上的食物很快就见底了,素月这才满足的放下筷子。

  “能吃是福啊,娘娘果然是个有福气的人。”

  这么好的胃口,真是羡慕死个人了。在古人眼中,基本上能吃的人就代表了有福气,只有少数人才会嫌弃别人吃得多。一般来说吃得多就代表了身体好,身体好就代表了好生养,所以婆家人在相姑娘时对身体的要求了挺高的,除非是联姻,否则这婆家情愿挑一个身体壮实些的儿媳妇,也不会要一个风一吹就倒的人。

  说实话,素月也不太习惯那些吃顿饭跟要她们命的人,上辈子她就见过,吃正餐时比猫食还少,结果正餐一吃完,零食堆成了山,再多也吃得下。这样的人身体又怎么会好呢?

  当然以上的还算好的了,素月还见过一些人,在跟外人吃饭的时候,会故意吃一点点饭菜来证明自己胃口小,对于那些吃得多的女孩子会露出不屑甚至是嫌弃的眼神,装模作样的啊让人想一巴掌糊她们的脸上。

  一天不装会死啊!好好一顿饭都被她们弄没有胃口,此后素月再不跟她们一起吃饭了。

  她不就是吃得多了点嘛,有必要一个个拿饭桶的眼神来看她吗?素月还嫌弃死她们了,假仙的要死。更坑爹的是,后来好些男人都这样,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我都说了,我是个爱吃之人,要是不多吃一点,会错过多少美食啊!”

  擦了擦嘴,素月端着消食茶喝了一口,然后就放下了。

  她又没有吃撑,实在没必要消食,倒是宁妃与卫婕妤一人喝了一杯。

  “娘娘说的对。”

  卫婕妤一想可不是嘛,要是食量跟猫儿一样,很多食物都吃不了,确实会错过许多美食,对于安妃娘娘这种爱吃的人来说是绝对忍受不了的吧!

  “嗯,妹妹说的对。”

  宁妃也点头,她是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影响到了胃口,去年养了一冬,身体健康了不少,这胃品也好了,吃的东西比往日多出半碗饭,喜得她身边的人直拜菩萨。

  其实这也是个恶性循环,宁妃身体不好吃不下东西,这身体自然也跟着受影响,摄取不了足够的营养,她就没办法抵、抗病魔,这样一来自然也就长年躺在床上静养了。

  说白了虽然有素月送去的珍贵补品给宁妃补身体,也有她自己经常出来走动,再加上胃口也好了,几方面下来这身体自然比往年也就好了。

  这其实是个循环来着,但是古人可能不是很懂这些,但是在后世基本上大家都懂。当然太医们也懂,无奈他们说的话没几个人听,宁妃先前坚定的认为是自己身体太差,看着饭菜也不愿意吃,又不喜出门走动,这身体能好得起来才是怪事。

  结果太医们说了千百遍的话,还不如人家安妃一句话,宁妃身体好了也把功劳按在安妃的身上,这让替宁妃治病的太医很郁闷。

  好在对方早就了解到这些后宫嫔妃们的德性,所以很快也就不在意了,反正他们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要是换成是御医,就宁妃先前消极的态度,早被人家甩脸子走了,理都不会理的。能给皇帝治病诊脉的人都是医术最好,并且脾气却不太好的人。

  素月每隔三日的诊脉都是御医,皇帝在这上面给了她特殊。倒不是皇帝偏心,而是素月的身体之前损伤太重,毕竟是曾断过气了的身体,皇帝是怕有什么隐患御医们一时间把不出来,所以在他重生回来后,就直接换成了自己的御医,因为对方每次来都换成了太医的衣服,所以不但素月不知道给自己请平安脉的是御医,整个皇宫都没有人知道皇帝来的这手偷天换日。

  这绝对是真爱啊,可惜皇帝做好事不留名。

  正月二十,皇帝开印。

  第一次上朝,参皇后的折子就堆满了御案。

  终于来了,皇帝看着这些折子笑了。皇后的事不需他多操心,他现在要处置的是那几个番国的使臣团,特别是大逻国的公主,敢打扰到阿月,朕要让大逻国付出最大的代价,不知道一个公主的命他们愿意用多少金银珠宝来换?摸着下巴皇帝沉思。

  后宫很快也接到了消息,全都按兵不动等着看皇后的反应。

  皇后现在是什么反应呢?她傻了。

  是真傻了,因为她根本没料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满朝文武要求着皇帝废后。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本宫没有大错,没有人能废除本宫皇后之位。”皇后在凤德宫又砸又摔,上回砸的还没有补齐,这会儿又一砸,基本上除了一些不能砸的大物件,凤德宫易碎品全都没有了。

  皇后让人来补,可惜内府不吃这一套,更不要说其余的几局,凤德宫的东西可不是随便谁同意就能补的,皇上没批准,这东西就不予补置。

  皇后接到回复,气了个倒仰。然后凤德宫又开始叫御医,只是这一次来的只有几名太医,御医根本没露面。

  皇后不清楚原因,还以为是皇帝已在彻底厌弃了她,在太医走后又哭又闹,骂朝臣们狼子野心,又恨安妃不安好心,都是她在皇帝耳朵吹枕头风,才让皇帝有了废后的心思。

  而事实上,这跟素月没有半点关系,这一切全是皇后自己作的。她忘记了自己在除夕和大年初一时的行为,那是她让朝臣们失望的两天。

  大秦朝比前朝甚至是再往前的朝代更重视国母的德行与操守,所以皇后之位不仅仅是皇帝的妻子,她身上还肩负着养育下一任皇帝的责任,如果一个只顾着自己利益的后,她养出来的皇帝只怕又是一个前朝暴君。

  这是大秦朝从前朝的身体吸取而来的教训,前朝最后一任皇帝就是由他的母亲抚育长大的,可那位前朝最后一位皇太后,只知道为自己为家族争取利益,给交儿子的也只有不择手段,阴狠毒辣,稍不如意就打骂宫人,甚至连当时的大臣他不高兴就能当朝给对方一剑,这样的皇帝很可怕。

  前朝本身就因为律法太过严苛而引得天怒人怨,再加上这么一位暴君,两者一加那威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二那么简单。为了活下去,不断的有人起兵造、反。大秦开国皇帝同样如此,为了生存不得不反。

  前朝血淋淋的教训让大秦人记住了,所以皇后并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至于太后,别看她为人偏心,很多事都不太懂,但正因为她不太懂,所以在政事上她从不插手。虽然心也很软,但起码她还知道什么是什么非,就像她之前偏心承恩公府,事后也知道错了,所以不见素月也不为难她。不会因为她让自己侄儿没了前途就迁怒她,让人在后宫给素月穿小鞋。

  正是因为太后很识趣,所以皇帝虽然有些时候很气太后的行为,却从不会真正的不管这个娘。而皇后差就差在这里,她不记得自己的责任,只因为安妃让她有了危机就不顾大秦的利益,这对百官们来说,她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他们的神经。

  总不能他们在前朝拼命维护大秦的利益,而皇后则在后宫拼命的拖后腿?这样的国母谁能忍,所以必须废后。

  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要求废后之事越来越大,参皇后的折子也越来越多,景阳侯独木难支,只难眼睁睁的看着众人废后的折子一本又一本的递上去。

  女儿啊,为父要怎样才能救你?

  景阳侯无力阻止,只能闭眼不看。对皇后他是真的疼爱,可现在他们却保不住女儿与她肚子里的外孙。景阳侯知道,皇后做的事朝臣们都不能接受。连他在知道后也对女儿的行为很不满,更何况是别人。

  当时那怕只假意阻止一下也好啊,让他有理由为自己的女儿辩解,可惜皇后别说假意阻止了,更是当着那么多命妇与番国使臣们的夫人与公主的面看戏,从头到尾都没有表露出一丝的阻止意图与不满,所以才引出了年后的废后大潮。

  你是国母啊,你怎么可以看着番国的公主为难大秦人,让人逼到头上了都不知道反击,你这样还配身为一国之母吗?

  这是景阳侯对皇后最失望的一点,明明以前的女儿很聪明的,怎么怀孕后就不懂得取舍了呢?

  景阳侯还不知道皇后在宫中做下的那些事,如果知道他现在只会丢下这个女儿不管,因为他救不了皇后,同时还要顾及景阳侯府几百口人。

  柳将军在站在斜对面,正好看到了景阳侯的表情,忍不住在心中叹息。儿女都是债啊,景阳侯府经此一事,估计会一蹶不振从而没落下去。

  对废后之后的新后,柳将军什么想法也没有,他和素月一样认为立谁都不可能立素月,所以他的态度相比别的有女儿在宫中的大臣们,十分轻松,这心态好的让许多老臣们都觉得柳家人不错。

  甚至连在后宫的安妃也被刷了一把好感度,因为柳家人的给力和她自己的争气,大家对她的印象是非常好的,至于进宫之前的事,明白人都知道那时怎么一回事,根本与安妃没有多大关系,就是承恩公府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面对柳家人。

  “让他们少在我们面前晃就行了。”柳将军,哦不不不,应该是柳尚书才对,年前就升职了,年后一开印就走马上任。结果第一件事就碰上了废后大潮,柳尚书一时间被好几个后妃的家族拉拢,就为了让他给自己的女儿说好话。

  我自己女儿都没管,还给你们的女儿说好话?我傻啊!

  柳尚书一扯袖子,冷哼一声走了。

  “这柳倔头,这脾气似乎更倔了。”

  被甩了脸子的人也不生气,对这位柳大将军,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是个十分有性格的人,为了边城的兵士们,他能在朝上和一干大臣们打群架,武力值那是杠杠地。

  “不然怎么叫柳倔头呢!”

  说笑间结伴而走。

  “娘娘,宫外递了消息进来。”

  刘海又跑了进来,让素月抚额。每次跑进来都有事,不知道今天是什么事。

  “让我爹和我给他们的女儿说好话?推荐他们的女儿做新后?”

  素月眼角抽了抽,她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是异想天开呢还是异想天开呢?

  “是的,柳尚书让人传话说,让娘娘不必理会,由他们自己闹去。”

  刘海很忠实的转达了柳尚书的话。

  “噗,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素月一挥手,刘海就滚出去了。

  “笑什么?”

  皇帝又悄然无声的走进来,双手还放在了她的肩上。

  “笑某些人的不自量力,居然想让我爹和我给她们说好笑,跟皇上吹枕头风呢!”

  从没吹过枕头风的素月表示这难度不高的,就是她不愿意。

  “吹什么枕头风,朕是耳根子软的人吗?”

  皇帝坐在素月身边,对那些个人很是不屑。阿月说的人他知道,这朝堂之上没有人能瞒过他的双眼,有谁在拉关系走人情的,他一清二楚。

  “是啊,没有谁能瞒过皇上的眼睛,所以我自然是不可能帮她们的啦~~”

  最后一个音素月故意拉得很长,引得皇帝发笑。

  “你啊你啊~~~”

  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鼻头,阿月就是这么可爱,谁都比不上她。

  朝堂上的事她不管,这风波一时半会估计也消停不了,所以素月自己找乐子去了。

  但是在外人眼中,那就是她半点也不担心新后的人选,说不定早就知道是谁了。一时间有不少人跑来跟她打听,素月烦不胜烦,最后干脆把宫们一关,谁也不见。

  皇后被皇帝下旨禁在了凤德宫的偏殿,虽然还没有同意废后,但是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居然连正殿也不让她住了。

  皇后想为自己辩解,可她众目睽睽之下做的事再怎么解释也不过是无力挣扎。

  过了二月,皇帝终于下了废后的圣旨,废后当天就被迁出了凤德宫,迁往独幽宫居住。独幽独幽,看名字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地方,这是冷宫啊!

  废后自然不甘心被赶出凤德宫,但她面对皇帝跟前最大的红人苏大海,却生不出反、抗的勇气。

  “本宫不会被废的,不会的。本宫还有嫡皇子,皇上怎么会废了本宫?”

  废后被人架上了软轿,这还是皇帝看在她肚子里哪个死去的孩子的份上,没有让人拖着她走,而是给了她一份体面。

  孩子虽然死了,毕竟还没有生下来,所以皇帝就算再怎么不爽皇后,看在这个孩子的份上,也不会太过为难,只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皇后识趣的份上。

  “怎么了?”

  宁妃看着素月,大家远远的站在可看见凤德宫一切的亭子上,废后被赶出凤德宫的场景本来应该是令人拍手称快的,却不知怎么的让人笑不出来。

  然后就在同一时刻,废后的罪行也大诏天下。本来还有些同情她的宁妃,立即恨不得上前去撕了皇后。

  原来宁妃也曾吃过那些让人无法怀孕的食物。

  原来她不是无法怀孕,而是皇后动的手脚。如果有一个孩子,她多少还有一点希望,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她都能有个想念啊!

  在独幽宫,皇后听完自己的罪行,整个瘫在了宫人的身上。原来她做下的事皇帝都知道,原来她在大年初一那天的表现是自己成为废后的关键。

  早知道,早知道她绝对不会那样做,不会看着安妃被番国为难,更会早一步阻止对方去找安妃。

  后悔吗?后悔了。但是她不后悔为难安妃,只后悔没挑一个好场合,没找一个好时机。

  安妃,是未来的大敌,废后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她才想除了她,哪怕是让她无法生育也好。可惜安妃太有手段,让她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因而在朝拜之时才会脑门一冲就犯下了此生最大的错。

  “她此生最大的错不是不顾大秦利益看着番国公主为难安妃,而是她看错了安妃这个人。”

  皇帝对皇后死不悔改的性子已经不存在什么希望了,本来还想封个嫔给她,就当是给那早亡的孩子一个安慰,谁知道她死性不改,皇帝也没有了怜悯之心,就这样吧!

  凤德宫空了出来,后宫的无数双眼睛全盯着那里。

  谁是一下个入住凤德宫之人?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然后皇帝才不管这么多,让人把凤德宫大肆翻修,里面的摆设通通不要,换成了清一色的紫檀。从大件摆设到小件物品,全都是新的,以前废后用过的东西一件不留。

  这里会成为他与阿月的新房,才不要别人用过的东西呢!皇帝就是这么任性。

  做为新房,自然要大红色来布置,皇帝亲自挑着选的,然后让苏大海盯着,凤德宫便这样一日一个样的变成了与先前完全不同的风格。

  好吧,新房看起来都差不多,除了红还是红。

  至于封新后的圣旨,皇帝没急着下,而是先把这些布置好了,找个春暖花开的天气再下圣旨,然后进行封后大典。

  现在天还太冷,皇帝可不舍得让阿月在外面吹冷风。妻奴就是这么产生的,所以大家习惯就好。

  对于皇帝做的这些事,素月那半点也不知情,皇帝想瞒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特别是这个人还没有什么自觉,一直以为自己不可能成为新任皇后,所以更加不可能去注意凤德宫的变化。

  虽然后宫有不少人盯着,可是里面的变化她们也打听不出来,只知道翻修了,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太后到是知道一点,但是皇帝说了这是给安妃的惊喜,所以老太太很能守住秘密谁问都不说。

  “等到安妃成为我的儿媳妇后,我就能天天看到她啦!”

  能给太后请安的只有皇后,别的妃嫔太后实在不愿意看到她们。做为正室天然不喜欢小妾,特别是这些小妾的性格与她以前的敌人与对手很像,所以太后就更不喜欢了。

  唯一例外的是安妃,她这是属于特殊情况,人家本来也是要做正妻的,要不是她老人家偏心,又有个不成器的侄儿,安妃是不可能进宫做妾的。因心理的愧疚,太后就没拿安妃当后宫的那些女人来对待。

  好吧,大家应该适应太后的偏心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瞒着素月进行的,包括封后时穿的大礼服与凤冠,全是皇帝一手张罗的。至于尺寸什么的皇帝也容易拿到手,这不是尚衣局开始为各宫做春衫了嘛,连理由都不用找了。

  皇帝什么都安排好了,就等东西做好,他就下圣旨,然后在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让心爱之人成为自己的妻子。

  至于朝臣们的反对,皇帝淡然一笑。

  这些小事,他早搞定了好吗?除了一部分人可能会反对外,大部分都会同意,不同意不行,皇帝手中握着他们的把柄呢!这皇帝太坏了,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但不管是从哪里弄来的,只能证明皇帝的手段超出他们的想象,不想事后被清算,还是同意为好。

  而且安妃除了进宫前的那点事,还有万寿节上的那点事外,还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起码在大义上比废后要来得懂事,面对大秦的利益,她只会退让与牺牲而不会无视。

  就连礼部那个最难缠的老头,都对安妃的德行与操守没什么可说的,居然默认了。这让被皇帝威胁了一把的众大臣们泪流两行,这老头太坏太狡猾了,你默认之前好歹也跟我们通一声气啊,居然连招呼也不打,害得他们被皇帝各种威胁,这官生太苦了。

  礼部尚书眼观鼻,鼻观心,对于众人的怒视垂下皮眼当没看到。他们自己德性有亏,怪得了谁?像他就没把柄在皇上手中,皇帝也没对他怎么样啊!对于安妃他确实没什么好反对的,特别是在皇帝给他看过安妃贡献的一堆图纸之后,礼部尚书就彻底偏了。只要是对大秦有利的事,他就支持。

  皇帝是他的学生,连女儿都不如大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看到安妃对大秦带来的好处之后,老头子怎么可能反对。

  “老师,学生又麻烦你了。”皇帝在御书房独自面见礼部尚书,可能好些人都忘记了这位老尚书还是皇帝的恩师。

  这老人家可是一位说一不二的老顽固,想让他同意必须是对大秦有利的事,不然休想让他退让一步。皇帝正是因为明白,才把那些图纸甚至是已经完工的东西给礼部尚书看,这才换得了他的支持与默认。

  “只要恩师同意了,翰林那么就更不是问题。”做为帝师,老头子在文人的领域还是挺有名声的。

  “楚老大人一生正直,娘娘本来就很优秀,老大人会同意这不难预料。”苏大海把一杯热茶递给皇帝,忙了一整天,皇帝也累了。

  “是啊,阿月很优秀,只要是了解她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上辈子恩师经常被阿月气得跳脚,结果有人参阿月时,第一个站出来为阿月说话的人就是恩师。

  有时候皇帝都快吃醋了,太多人喜欢阿月,被她所吸引,成为她的脑残粉。没错,就是脑残粉,这是阿月教给他的词,皇帝觉得形容的很恰当,可不就是脑残粉嘛,阿月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有理由的,那些人就是这么不讲理的信任阿月。

  “苏公公。”

  一个小太监在外面轻轻的招手。

  苏大海看了一眼正批阅奏折的皇帝,不动声色的往外面走去。一出门就拉着小太监走到解落,敲了一下人的头。

  “什么事?不能等会再说吗?”皇上面前还敢做小动手,找死呢!

  “苏公公,不能等啦,废后要生啦!”

  小太监捂着被敲红的额头说道。

  “什么?要生了?”

  苏大海想了想,跟别的太监交待了一声,他亲自跑一趟。

  这才刚七个月就要生了,其实也不意外吧,本来那就是个死胎,提早生产似乎也正常。

  “血崩了。”

  苏大海一走进独幽宫,就突然听到这么一句。一个老嬷嬷手中捧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襁褓出来。

  “怎样?”

  苏大海拉开襁褓一看,果然是个没怎么发育完全的死胎。乌黑发紫,看着就吓人。

  “生下来就没气,在肚子里时就已经没了。”老嬷嬷叹气,这要是还活着,那就是大秦的嫡皇子。虽然母亲是废后,但怀着他时废后还是堂堂正正的大秦皇后,那他的身份就是无庸置疑的嫡皇子。

  “这也是命,至于里面那个,救不了也是命。”苏大海一甩拂尘,接过死胎要抱走。

  “我知道了,苏公公慢走。”

  老嬷嬷又进了产房,里面很快就响起一阵哭声。

  废后结束了她这一生,没吃多少苦已经是幸运了。死前更不知道自己产下的是个死胎,这是第二份幸运。对她来说,自己产下的是嫡皇子,哪怕她身为废后,只要儿子争气,就有问鼎天下之主的机会。

  玉翠宫,素月一杯酒水送废后上路。虽然你后来对我有很大的敌意,也故意下我面子,但是在那之前你没有做过对我不好的事,人死如灯灭,你放心的上路吧,只要你的家人不找我与柳家的麻烦,我便不会故意争对他们。

  酒撒在地上,挂在屋檐下的灯笼无风自动,无人注意到这一点。敬完酒,素月就扶着两位嬷嬷的手进屋。

  正阳宫寝室。

  “走吧,跟朕送他一程。”

  皇帝在苏大海回来前就已经换上了一身素色的常服。

  做为父亲,他不能为儿子守孝,但是他可以换一身素点的衣服来表示自己的哀痛。

  吾儿,小辈子认准了再投胎。不要怪你阿娘,她不知道你,这一世咱们父子就让她轻松点吧!

  出了皇宫,在苏大海与暗卫们的保护下皇帝坐着马车一路向东。

  直到来到一处正在修建工地,皇帝接过死胎,亲自抱着他往还在修建的皇陵走去。

  主陵旁边有一处修建好了的宫室,里面摆着一张小小的棺椁,这是皇帝在御医把出死胎后让人提早准备好的。

  为父与你阿娘早晚也会进来这里,你别怕,到时我们会陪着你。只是还需要你再等上几十年,等到为父与你阿娘寿终正寝后,由你弟弟把我们送进来。

  皇帝MO了MO孩子看不清楚面容的脸,不舍的盖上了棺盖。

  这一世,咱们没有父子缘份,下一世可愿再做为父与你阿娘的孩子?那时我们肯定会很疼你很新疼你的,就像上辈子那样。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

  PS:九千字的更新,这惊喜大不?

  一场戏众人听得七零八落, 最后都是忍着笑听完的。

  太后很想把安妃叫到自己面前,无奈她听完皇帝儿子的计划后, 也觉得现在不是让安妃出风头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安妃带着人离开慈和宫,今天中午吃饭都不香了。

  太后在慈和宫闹脾气,素月被宁妃与卫婕妤拖回了玉翠宫,两人一进门就趴在椅子上大笑。

  “哎哟, 笑煞我了。妹妹, 以后我看谁都不敢请你看戏了。还有啊,这五郎求妻,我看以后都没有人点了。”

  今天这事一出, 安妃不喜听戏这件事便会传开来, 整个京城的人都将知道安妃点评五郎求妻的事,为了不自找麻烦, 以后都不看这出戏了。

  “这能怪我吗?实在是这戏它本身就不合理嘛!”

  素月摊手,她最看不惯渣男,像戏中的五郎那绝对是渣中之渣, 不打死他都不错了,更别说原谅。

  “妹妹也说了,那是戏啊!”

  宁妃失笑,卫婕妤在旁边已经笑的说不出话来了。

  “知道是戏还一个个看得那么专心,还哭了呢!”素月翻白眼,这种现代八点档的即视感让她很无语啊!

  “咳,妹妹这就不懂了吧!大家不过是看个乐子, 谁拿这戏当真了。”宁妃为他们辩解,但是语气不怎么坚定。

  “呵呵。”

  “……”

  “噗,两位娘娘,妾快饿坏了,可有吃的?”

  卫婕妤这时站出来圆场子,宁妃都快被安妃的呵呵糊了一脸。

  “来人,传膳。”

  皇帝今天又在正阳宫设宴招待一些老臣,所以中午就素月自己吃,幸好宁妃与卫婕妤在这里,由她们陪自己吃了。

  “呼~~这么冷的天吃热锅子最好了,还是娘娘会享受。”

  看着桌上摆着的肉菜,卫婕妤的眼睛盯着菜就移不开眼了。她每日的份例里最多也就是一点豆芽,青菜半人月才能有一次,所以不怪她看到青菜眼睛都绿了。

  “尽管吃,虽然我的份例也不多,但是让姐姐与婕妤吃够还是行的。”

  素月自己宫中的份例也不算多,平时也就够她一个人吃的,过年份例才多点,不然今天还请不起宁妃与卫婕妤。

  在这一点上,皇帝并没有因为宠她就给她特例,因为知道素月并不喜欢这么做。而素月本人也觉得这菜够吃就好,没必要给她特例,还嫌她在后宫中不够引人瞩目的吗?

  “那就谢谢妹妹了。”宁妃倒也不缺青菜,就是她那里的品像不如安妃这里的好,宫里见高踩低的很常见。

  “谢谢娘娘。”

  三人坐下,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来烫。

  素月没有吃菜,而是挑着肉来吃。不管是猪肉、牛肉,还是羊肉、鱼肉,只要是肉,基本上都归她吃了。

  好在除了肉还有菇类与豆芽,这两样玉翠宫都不少,特别是豆芽,洪大厨都是自己发的,味道比御膳厨房配来的更好,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发的。

  “这鱼丸挺好吃的,婕妤可以多吃一点。”素月记得卫婕妤爱吃鱼,这鱼丸是洪大厨带着两个徒弟自己做的,味道很是不错,绝对没有放什么不该放的东西。

  “谢谢娘娘,妾正吃着呢!”

  卫婕妤的碗中除了青菜,还有好几个鱼丸,果然是她爱吃的。

  “不要跟我客气,太客气就显得生份了。”素月拿起宫女手中的布巾擦汗,这热锅子吃久了就容易出汗,瞧把她热的。

  “妾记住了,不会客气的。”

  不仅是卫婕妤爱吃鱼丸,宁妃也挺爱吃的,因为这鱼丸做的好,吃起来用安妃的话来说就是有点Q,虽然她们听不懂这个有点Q是什么意思,但是感觉上应该是这样没错,好吃又有弹性。

  “大家吃,吃完了让他们再送。”素月一个人的战斗力抵宁妃与卫婕妤两个人,她的好胃口让她们好生羡慕。

  “不行了,吃不下了。”卫婕妤摆手,她今天吃下的食物平时她都能吃上两天了,果然这有人陪着吃胃口就好,平时看着都没有什么胃品的肉食,今天卫婕妤也吃了不少。

  同样吃了不少的还有宁妃,这会儿也学卫婕妤一样瘫在椅子上,撑死了。

  “哈哈哈,拿消食茶来。”素月一笑,既然她们吃不下了,她自己吃。

  她这会儿六、七分饱,还能吃下不少。

  桌上的食物很快就见底了,素月这才满足的放下筷子。

  “能吃是福啊,娘娘果然是个有福气的人。”

  这么好的胃口,真是羡慕死个人了。在古人眼中,基本上能吃的人就代表了有福气,只有少数人才会嫌弃别人吃得多。一般来说吃得多就代表了身体好,身体好就代表了好生养,所以婆家人在相姑娘时对身体的要求了挺高的,除非是联姻,否则这婆家情愿挑一个身体壮实些的儿媳妇,也不会要一个风一吹就倒的人。

  说实话,素月也不太习惯那些吃顿饭跟要她们命的人,上辈子她就见过,吃正餐时比猫食还少,结果正餐一吃完,零食堆成了山,再多也吃得下。这样的人身体又怎么会好呢?

  当然以上的还算好的了,素月还见过一些人,在跟外人吃饭的时候,会故意吃一点点饭菜来证明自己胃口小,对于那些吃得多的女孩子会露出不屑甚至是嫌弃的眼神,装模作样的啊让人想一巴掌糊她们的脸上。

  一天不装会死啊!好好一顿饭都被她们弄没有胃口,此后素月再不跟她们一起吃饭了。

  她不就是吃得多了点嘛,有必要一个个拿饭桶的眼神来看她吗?素月还嫌弃死她们了,假仙的要死。更坑爹的是,后来好些男人都这样,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我都说了,我是个爱吃之人,要是不多吃一点,会错过多少美食啊!”

  擦了擦嘴,素月端着消食茶喝了一口,然后就放下了。

  她又没有吃撑,实在没必要消食,倒是宁妃与卫婕妤一人喝了一杯。

  “娘娘说的对。”

  卫婕妤一想可不是嘛,要是食量跟猫儿一样,很多食物都吃不了,确实会错过许多美食,对于安妃娘娘这种爱吃的人来说是绝对忍受不了的吧!

  “嗯,妹妹说的对。”

  宁妃也点头,她是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影响到了胃口,去年养了一冬,身体健康了不少,这胃品也好了,吃的东西比往日多出半碗饭,喜得她身边的人直拜菩萨。

  其实这也是个恶性循环,宁妃身体不好吃不下东西,这身体自然也跟着受影响,摄取不了足够的营养,她就没办法抵、抗病魔,这样一来自然也就长年躺在床上静养了。

  说白了虽然有素月送去的珍贵补品给宁妃补身体,也有她自己经常出来走动,再加上胃口也好了,几方面下来这身体自然比往年也就好了。

  这其实是个循环来着,但是古人可能不是很懂这些,但是在后世基本上大家都懂。当然太医们也懂,无奈他们说的话没几个人听,宁妃先前坚定的认为是自己身体太差,看着饭菜也不愿意吃,又不喜出门走动,这身体能好得起来才是怪事。

  结果太医们说了千百遍的话,还不如人家安妃一句话,宁妃身体好了也把功劳按在安妃的身上,这让替宁妃治病的太医很郁闷。

  好在对方早就了解到这些后宫嫔妃们的德性,所以很快也就不在意了,反正他们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要是换成是御医,就宁妃先前消极的态度,早被人家甩脸子走了,理都不会理的。能给皇帝治病诊脉的人都是医术最好,并且脾气却不太好的人。

  素月每隔三日的诊脉都是御医,皇帝在这上面给了她特殊。倒不是皇帝偏心,而是素月的身体之前损伤太重,毕竟是曾断过气了的身体,皇帝是怕有什么隐患御医们一时间把不出来,所以在他重生回来后,就直接换成了自己的御医,因为对方每次来都换成了太医的衣服,所以不但素月不知道给自己请平安脉的是御医,整个皇宫都没有人知道皇帝来的这手偷天换日。

  这绝对是真爱啊,可惜皇帝做好事不留名。

  正月二十,皇帝开印。

  第一次上朝,参皇后的折子就堆满了御案。

  终于来了,皇帝看着这些折子笑了。皇后的事不需他多操心,他现在要处置的是那几个番国的使臣团,特别是大逻国的公主,敢打扰到阿月,朕要让大逻国付出最大的代价,不知道一个公主的命他们愿意用多少金银珠宝来换?摸着下巴皇帝沉思。

  后宫很快也接到了消息,全都按兵不动等着看皇后的反应。

  皇后现在是什么反应呢?她傻了。

  是真傻了,因为她根本没料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满朝文武要求着皇帝废后。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本宫没有大错,没有人能废除本宫皇后之位。”皇后在凤德宫又砸又摔,上回砸的还没有补齐,这会儿又一砸,基本上除了一些不能砸的大物件,凤德宫易碎品全都没有了。

  皇后让人来补,可惜内府不吃这一套,更不要说其余的几局,凤德宫的东西可不是随便谁同意就能补的,皇上没批准,这东西就不予补置。

  皇后接到回复,气了个倒仰。然后凤德宫又开始叫御医,只是这一次来的只有几名太医,御医根本没露面。

  皇后不清楚原因,还以为是皇帝已在彻底厌弃了她,在太医走后又哭又闹,骂朝臣们狼子野心,又恨安妃不安好心,都是她在皇帝耳朵吹枕头风,才让皇帝有了废后的心思。

  而事实上,这跟素月没有半点关系,这一切全是皇后自己作的。她忘记了自己在除夕和大年初一时的行为,那是她让朝臣们失望的两天。

  大秦朝比前朝甚至是再往前的朝代更重视国母的德行与操守,所以皇后之位不仅仅是皇帝的妻子,她身上还肩负着养育下一任皇帝的责任,如果一个只顾着自己利益的后,她养出来的皇帝只怕又是一个前朝暴君。

  这是大秦朝从前朝的身体吸取而来的教训,前朝最后一任皇帝就是由他的母亲抚育长大的,可那位前朝最后一位皇太后,只知道为自己为家族争取利益,给交儿子的也只有不择手段,阴狠毒辣,稍不如意就打骂宫人,甚至连当时的大臣他不高兴就能当朝给对方一剑,这样的皇帝很可怕。

  前朝本身就因为律法太过严苛而引得天怒人怨,再加上这么一位暴君,两者一加那威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二那么简单。为了活下去,不断的有人起兵造、反。大秦开国皇帝同样如此,为了生存不得不反。

  前朝血淋淋的教训让大秦人记住了,所以皇后并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至于太后,别看她为人偏心,很多事都不太懂,但正因为她不太懂,所以在政事上她从不插手。虽然心也很软,但起码她还知道什么是什么非,就像她之前偏心承恩公府,事后也知道错了,所以不见素月也不为难她。不会因为她让自己侄儿没了前途就迁怒她,让人在后宫给素月穿小鞋。

  正是因为太后很识趣,所以皇帝虽然有些时候很气太后的行为,却从不会真正的不管这个娘。而皇后差就差在这里,她不记得自己的责任,只因为安妃让她有了危机就不顾大秦的利益,这对百官们来说,她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他们的神经。

  总不能他们在前朝拼命维护大秦的利益,而皇后则在后宫拼命的拖后腿?这样的国母谁能忍,所以必须废后。

  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要求废后之事越来越大,参皇后的折子也越来越多,景阳侯独木难支,只难眼睁睁的看着众人废后的折子一本又一本的递上去。

  女儿啊,为父要怎样才能救你?

  景阳侯无力阻止,只能闭眼不看。对皇后他是真的疼爱,可现在他们却保不住女儿与她肚子里的外孙。景阳侯知道,皇后做的事朝臣们都不能接受。连他在知道后也对女儿的行为很不满,更何况是别人。

  当时那怕只假意阻止一下也好啊,让他有理由为自己的女儿辩解,可惜皇后别说假意阻止了,更是当着那么多命妇与番国使臣们的夫人与公主的面看戏,从头到尾都没有表露出一丝的阻止意图与不满,所以才引出了年后的废后大潮。

  你是国母啊,你怎么可以看着番国的公主为难大秦人,让人逼到头上了都不知道反击,你这样还配身为一国之母吗?

  这是景阳侯对皇后最失望的一点,明明以前的女儿很聪明的,怎么怀孕后就不懂得取舍了呢?

  景阳侯还不知道皇后在宫中做下的那些事,如果知道他现在只会丢下这个女儿不管,因为他救不了皇后,同时还要顾及景阳侯府几百口人。

  柳将军在站在斜对面,正好看到了景阳侯的表情,忍不住在心中叹息。儿女都是债啊,景阳侯府经此一事,估计会一蹶不振从而没落下去。

  对废后之后的新后,柳将军什么想法也没有,他和素月一样认为立谁都不可能立素月,所以他的态度相比别的有女儿在宫中的大臣们,十分轻松,这心态好的让许多老臣们都觉得柳家人不错。

  甚至连在后宫的安妃也被刷了一把好感度,因为柳家人的给力和她自己的争气,大家对她的印象是非常好的,至于进宫之前的事,明白人都知道那时怎么一回事,根本与安妃没有多大关系,就是承恩公府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面对柳家人。

  “让他们少在我们面前晃就行了。”柳将军,哦不不不,应该是柳尚书才对,年前就升职了,年后一开印就走马上任。结果第一件事就碰上了废后大潮,柳尚书一时间被好几个后妃的家族拉拢,就为了让他给自己的女儿说好话。

  我自己女儿都没管,还给你们的女儿说好话?我傻啊!

  柳尚书一扯袖子,冷哼一声走了。

  “这柳倔头,这脾气似乎更倔了。”

  被甩了脸子的人也不生气,对这位柳大将军,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是个十分有性格的人,为了边城的兵士们,他能在朝上和一干大臣们打群架,武力值那是杠杠地。

  “不然怎么叫柳倔头呢!”

  说笑间结伴而走。

  “娘娘,宫外递了消息进来。”

  刘海又跑了进来,让素月抚额。每次跑进来都有事,不知道今天是什么事。

  “让我爹和我给他们的女儿说好话?推荐他们的女儿做新后?”

  素月眼角抽了抽,她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是异想天开呢还是异想天开呢?

  “是的,柳尚书让人传话说,让娘娘不必理会,由他们自己闹去。”

  刘海很忠实的转达了柳尚书的话。

  “噗,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素月一挥手,刘海就滚出去了。

  “笑什么?”

  皇帝又悄然无声的走进来,双手还放在了她的肩上。

  “笑某些人的不自量力,居然想让我爹和我给她们说好笑,跟皇上吹枕头风呢!”

  从没吹过枕头风的素月表示这难度不高的,就是她不愿意。

  “吹什么枕头风,朕是耳根子软的人吗?”

  皇帝坐在素月身边,对那些个人很是不屑。阿月说的人他知道,这朝堂之上没有人能瞒过他的双眼,有谁在拉关系走人情的,他一清二楚。

  “是啊,没有谁能瞒过皇上的眼睛,所以我自然是不可能帮她们的啦~~”

  最后一个音素月故意拉得很长,引得皇帝发笑。

  “你啊你啊~~~”

  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鼻头,阿月就是这么可爱,谁都比不上她。

  朝堂上的事她不管,这风波一时半会估计也消停不了,所以素月自己找乐子去了。

  但是在外人眼中,那就是她半点也不担心新后的人选,说不定早就知道是谁了。一时间有不少人跑来跟她打听,素月烦不胜烦,最后干脆把宫们一关,谁也不见。

  皇后被皇帝下旨禁在了凤德宫的偏殿,虽然还没有同意废后,但是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居然连正殿也不让她住了。

  皇后想为自己辩解,可她众目睽睽之下做的事再怎么解释也不过是无力挣扎。

  过了二月,皇帝终于下了废后的圣旨,废后当天就被迁出了凤德宫,迁往独幽宫居住。独幽独幽,看名字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地方,这是冷宫啊!

  废后自然不甘心被赶出凤德宫,但她面对皇帝跟前最大的红人苏大海,却生不出反、抗的勇气。

  “本宫不会被废的,不会的。本宫还有嫡皇子,皇上怎么会废了本宫?”

  废后被人架上了软轿,这还是皇帝看在她肚子里哪个死去的孩子的份上,没有让人拖着她走,而是给了她一份体面。

  孩子虽然死了,毕竟还没有生下来,所以皇帝就算再怎么不爽皇后,看在这个孩子的份上,也不会太过为难,只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皇后识趣的份上。

  “怎么了?”

  宁妃看着素月,大家远远的站在可看见凤德宫一切的亭子上,废后被赶出凤德宫的场景本来应该是令人拍手称快的,却不知怎么的让人笑不出来。

  然后就在同一时刻,废后的罪行也大诏天下。本来还有些同情她的宁妃,立即恨不得上前去撕了皇后。

  原来宁妃也曾吃过那些让人无法怀孕的食物。

  原来她不是无法怀孕,而是皇后动的手脚。如果有一个孩子,她多少还有一点希望,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她都能有个想念啊!

  在独幽宫,皇后听完自己的罪行,整个瘫在了宫人的身上。原来她做下的事皇帝都知道,原来她在大年初一那天的表现是自己成为废后的关键。

  早知道,早知道她绝对不会那样做,不会看着安妃被番国为难,更会早一步阻止对方去找安妃。

  后悔吗?后悔了。但是她不后悔为难安妃,只后悔没挑一个好场合,没找一个好时机。

  安妃,是未来的大敌,废后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她才想除了她,哪怕是让她无法生育也好。可惜安妃太有手段,让她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因而在朝拜之时才会脑门一冲就犯下了此生最大的错。

  “她此生最大的错不是不顾大秦利益看着番国公主为难安妃,而是她看错了安妃这个人。”

  皇帝对皇后死不悔改的性子已经不存在什么希望了,本来还想封个嫔给她,就当是给那早亡的孩子一个安慰,谁知道她死性不改,皇帝也没有了怜悯之心,就这样吧!

  凤德宫空了出来,后宫的无数双眼睛全盯着那里。

  谁是一下个入住凤德宫之人?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然后皇帝才不管这么多,让人把凤德宫大肆翻修,里面的摆设通通不要,换成了清一色的紫檀。从大件摆设到小件物品,全都是新的,以前废后用过的东西一件不留。

  这里会成为他与阿月的新房,才不要别人用过的东西呢!皇帝就是这么任性。

  做为新房,自然要大红色来布置,皇帝亲自挑着选的,然后让苏大海盯着,凤德宫便这样一日一个样的变成了与先前完全不同的风格。

  好吧,新房看起来都差不多,除了红还是红。

  至于封新后的圣旨,皇帝没急着下,而是先把这些布置好了,找个春暖花开的天气再下圣旨,然后进行封后大典。

  现在天还太冷,皇帝可不舍得让阿月在外面吹冷风。妻奴就是这么产生的,所以大家习惯就好。

  对于皇帝做的这些事,素月那半点也不知情,皇帝想瞒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特别是这个人还没有什么自觉,一直以为自己不可能成为新任皇后,所以更加不可能去注意凤德宫的变化。

  虽然后宫有不少人盯着,可是里面的变化她们也打听不出来,只知道翻修了,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太后到是知道一点,但是皇帝说了这是给安妃的惊喜,所以老太太很能守住秘密谁问都不说。

  “等到安妃成为我的儿媳妇后,我就能天天看到她啦!”

  能给太后请安的只有皇后,别的妃嫔太后实在不愿意看到她们。做为正室天然不喜欢小妾,特别是这些小妾的性格与她以前的敌人与对手很像,所以太后就更不喜欢了。

  唯一例外的是安妃,她这是属于特殊情况,人家本来也是要做正妻的,要不是她老人家偏心,又有个不成器的侄儿,安妃是不可能进宫做妾的。因心理的愧疚,太后就没拿安妃当后宫的那些女人来对待。

  好吧,大家应该适应太后的偏心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瞒着素月进行的,包括封后时穿的大礼服与凤冠,全是皇帝一手张罗的。至于尺寸什么的皇帝也容易拿到手,这不是尚衣局开始为各宫做春衫了嘛,连理由都不用找了。

  皇帝什么都安排好了,就等东西做好,他就下圣旨,然后在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让心爱之人成为自己的妻子。

  至于朝臣们的反对,皇帝淡然一笑。

  这些小事,他早搞定了好吗?除了一部分人可能会反对外,大部分都会同意,不同意不行,皇帝手中握着他们的把柄呢!这皇帝太坏了,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但不管是从哪里弄来的,只能证明皇帝的手段超出他们的想象,不想事后被清算,还是同意为好。

  而且安妃除了进宫前的那点事,还有万寿节上的那点事外,还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起码在大义上比废后要来得懂事,面对大秦的利益,她只会退让与牺牲而不会无视。

  就连礼部那个最难缠的老头,都对安妃的德行与操守没什么可说的,居然默认了。这让被皇帝威胁了一把的众大臣们泪流两行,这老头太坏太狡猾了,你默认之前好歹也跟我们通一声气啊,居然连招呼也不打,害得他们被皇帝各种威胁,这官生太苦了。

  礼部尚书眼观鼻,鼻观心,对于众人的怒视垂下皮眼当没看到。他们自己德性有亏,怪得了谁?像他就没把柄在皇上手中,皇帝也没对他怎么样啊!对于安妃他确实没什么好反对的,特别是在皇帝给他看过安妃贡献的一堆图纸之后,礼部尚书就彻底偏了。只要是对大秦有利的事,他就支持。

  皇帝是他的学生,连女儿都不如大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看到安妃对大秦带来的好处之后,老头子怎么可能反对。

  “老师,学生又麻烦你了。”皇帝在御书房独自面见礼部尚书,可能好些人都忘记了这位老尚书还是皇帝的恩师。

  这老人家可是一位说一不二的老顽固,想让他同意必须是对大秦有利的事,不然休想让他退让一步。皇帝正是因为明白,才把那些图纸甚至是已经完工的东西给礼部尚书看,这才换得了他的支持与默认。

  “只要恩师同意了,翰林那么就更不是问题。”做为帝师,老头子在文人的领域还是挺有名声的。

  “楚老大人一生正直,娘娘本来就很优秀,老大人会同意这不难预料。”苏大海把一杯热茶递给皇帝,忙了一整天,皇帝也累了。

  “是啊,阿月很优秀,只要是了解她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上辈子恩师经常被阿月气得跳脚,结果有人参阿月时,第一个站出来为阿月说话的人就是恩师。

  有时候皇帝都快吃醋了,太多人喜欢阿月,被她所吸引,成为她的脑残粉。没错,就是脑残粉,这是阿月教给他的词,皇帝觉得形容的很恰当,可不就是脑残粉嘛,阿月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有理由的,那些人就是这么不讲理的信任阿月。

  “苏公公。”

  一个小太监在外面轻轻的招手。

  苏大海看了一眼正批阅奏折的皇帝,不动声色的往外面走去。一出门就拉着小太监走到解落,敲了一下人的头。

  “什么事?不能等会再说吗?”皇上面前还敢做小动手,找死呢!

  “苏公公,不能等啦,废后要生啦!”

  小太监捂着被敲红的额头说道。

  “什么?要生了?”

  苏大海想了想,跟别的太监交待了一声,他亲自跑一趟。

  这才刚七个月就要生了,其实也不意外吧,本来那就是个死胎,提早生产似乎也正常。

  “血崩了。”

  苏大海一走进独幽宫,就突然听到这么一句。一个老嬷嬷手中捧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襁褓出来。

  “怎样?”

  苏大海拉开襁褓一看,果然是个没怎么发育完全的死胎。乌黑发紫,看着就吓人。

  “生下来就没气,在肚子里时就已经没了。”老嬷嬷叹气,这要是还活着,那就是大秦的嫡皇子。虽然母亲是废后,但怀着他时废后还是堂堂正正的大秦皇后,那他的身份就是无庸置疑的嫡皇子。

  “这也是命,至于里面那个,救不了也是命。”苏大海一甩拂尘,接过死胎要抱走。

  “我知道了,苏公公慢走。”

  老嬷嬷又进了产房,里面很快就响起一阵哭声。

  废后结束了她这一生,没吃多少苦已经是幸运了。死前更不知道自己产下的是个死胎,这是第二份幸运。对她来说,自己产下的是嫡皇子,哪怕她身为废后,只要儿子争气,就有问鼎天下之主的机会。

  玉翠宫,素月一杯酒水送废后上路。虽然你后来对我有很大的敌意,也故意下我面子,但是在那之前你没有做过对我不好的事,人死如灯灭,你放心的上路吧,只要你的家人不找我与柳家的麻烦,我便不会故意争对他们。

  酒撒在地上,挂在屋檐下的灯笼无风自动,无人注意到这一点。敬完酒,素月就扶着两位嬷嬷的手进屋。

  正阳宫寝室。

  “走吧,跟朕送他一程。”

  皇帝在苏大海回来前就已经换上了一身素色的常服。

  做为父亲,他不能为儿子守孝,但是他可以换一身素点的衣服来表示自己的哀痛。

  吾儿,小辈子认准了再投胎。不要怪你阿娘,她不知道你,这一世咱们父子就让她轻松点吧!

  出了皇宫,在苏大海与暗卫们的保护下皇帝坐着马车一路向东。

  直到来到一处正在修建工地,皇帝接过死胎,亲自抱着他往还在修建的皇陵走去。

  主陵旁边有一处修建好了的宫室,里面摆着一张小小的棺椁,这是皇帝在御医把出死胎后让人提早准备好的。

  为父与你阿娘早晚也会进来这里,你别怕,到时我们会陪着你。只是还需要你再等上几十年,等到为父与你阿娘寿终正寝后,由你弟弟把我们送进来。

  皇帝MO了MO孩子看不清楚面容的脸,不舍的盖上了棺盖。

  这一世,咱们没有父子缘份,下一世可愿再做为父与你阿娘的孩子?那时我们肯定会很疼你很新疼你的,就像上辈子那样。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

  PS:九千字的更新,这惊喜大不?

  :


  (https://www.bqwowo.cc/bqw68249/3793158.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