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花繁木暖 > 第二百零五章 亲情

第二百零五章 亲情


  这物事小朋友们熟悉啊,在南山上放养的,可以跨背上骑的……

  “骑骑”,好吧,目前的情况是,两个没良心的娃儿很善于喷吐自己喜欢的音节,唯独还没学会叫那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名字娘

  还没看清楚阿花是谁的姥娘,一张老脸笑成一朵花儿,伸胳膊把穆宝儿接过去,赞赏的说道:“这肯定是咱家的娃儿吧?天生的就喜欢杀猪……”。

  听到了赞赏的穆宝儿,更加得瑟起来,也不忌讳刚见第一面就抱他的不规矩了,小手指着大肥猪继续重复:“杀杀”。

  小家伙的大饼脸一出现就得了姥爷姥娘的欢心了,何况此刻又如此表现?

  老爷子也跟着点头:“这个肯定是咱家的娃儿,以后肯定能当个最好的杀猪匠”

  只不知道要是这话被穆县令夫妇听见了,会有什么冲天的怒火……

  李氏笑得身子打抖,把阿花往前推一推,郑重介绍:“爹,娘,这个就是咱家的娃儿,阿花,你们都不认得啦?”

  这就是阿花,他们曾经娇宠过的外孙女。

  可是,这又实在不是阿花,眼前的女子身姿高大,却能算得上窈窕,一张脸白嫩细滑没任何瑕疵,齐眉的发帘与两腮的垂髫把脸型修饰的接近完美的鸭蛋轮廓……

  正式出门走亲戚,阿花还正儿八经倒饬了一下门面,水粉懒得整,胭脂却是一定要用的,修饰轮廓点缀精神作用发挥的杠杠的。

  不跟俏牡丹站一块儿,姐也是个水灵灵的大美人

  “姥爷。姥娘……”,按照刚刚陈阿杏的顺序往后称呼,收获一大票亲戚的感叹。

  “怪不得说是女大十八变,咱家阿花,啧啧,这可真是越变越好看了”

  姥娘第一个反应过来,抓了阿花到眼前仔细打量。又跟怀里的穆宝儿对照对照。沉吟了那么一下下,便欢天喜地起来:“阿花你原来那性子忒犟,姥娘就说让你等脸上的痘消了再找婆家。你娘他们却给你匆忙定亲成亲到那么远的地方,可想死姥娘了”

  原本以为要费尽心力给俩娃儿的身份做解释的,结果,啥都不用解释。老太太直接往敞亮了说开了。

  并且,对着两位妗子脸上的疑惑一瞪眼:“当初阿花远嫁。我心里不怎么赞成,干脆没让你们当妗子的送陪嫁,现在孩子都这么大了,陪嫁就免了。给孩子的见面礼满月礼百日礼可都得补上”

  李氏的眼睛里泛上了泪花,接着老太太的戏码演下去:“都怨我,把孩子悄没声的嫁了那么远。娘家看顾不到,当初挑女婿也没掌好眼。孩子们刚落地,那薄命的女婿,就得急病故去了,阿花自己带着孩子在山沟子里过活儿,还是大壮心疼妹子,前几天进山里接回来的。”

  这下子,不但李氏汪汪着泪花儿,两个面露疑惑的妗子,也跟着很是掉了一番眼泪,自然,再没人好意思追问嫁去了哪儿,俩孩子怎么这般大了的敏感问题……

  等哭完了,俩娃儿的乖巧聪明表现又占了大家的注意力,俩妗子回屋翻箱倒柜凑足老太太点名要的各种礼物,阿花又分送了亲戚们各式礼物,一家人其乐融融,气氛热烈。

  李氏在娘家是老大,俩舅舅年龄小些,孩子们还都没成亲,又生的都是男丁,也全跟着大人去了大清河上捞神兽。

  “这两天杀猪的买卖倒没耽误了,县令老爷说了,这天儿下河打捞神兽辛苦,让咱家每天早上宰杀四五头猪送河沿儿上去,县令老爷管吃杀猪饭……”,老爷子解释,眉宇间很是满意的样子。

  大妗子微皱着眉头问道:“爹,承运在外面又预定了五十几头猪,那神兽还得多长时间打捞上来?不会砸到我们自己手里吧?”

  阿花的大舅舅,大名就叫李承运。

  其实屠户杀猪,一般都是付个小定金,提前预定个几头的数量,再根据行情增减,因为如果没有预定,很容易出现肉卖完了,猪找不到货供不上的局面。

  像现在这样,李承运自己先掏腰包付定金,一下子找齐五十几头猪的时候,还真是不多,万一神兽提前找到了,这么多猪可一下子宰杀不了售卖不了,让人家继续养着的话,还得多付喂养猪食的费用,自己养,这么多头凑一起,周围邻居可受不了,也没那么大的场地啊

  可是不提前找养猪的村户预定下,神兽打捞不上来的话,你又怎么可能顺顺利利的每天来四五头肥猪有得宰有得卖?

  李老爷子本来笑得开怀,一听说大儿子的大手笔,也惆怅起来了:“咱家平日里一天也就卖一头猪的量,五十多头,要是今儿神兽就找到了,那得辛苦卖上近两个月,天儿又越来越暖和了……”。

  作为一名立志在食品加工行业崭露头角的资深人士,阿花同学必须接口。

  “姥爷别担心,实在卖不了,您都销给我,我在南山脚下有个作坊,可以做成火腿腊肉。”

  可是长途运输这么多头大肥猪,想想也头疼不是?

  而且最关键的是,要是神兽打捞不到呢?说不定这五十多头猪还不够用呢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做买卖嘛,就是这样,投资多些,说不准是赔本儿还是赚大发儿。

  但是此次走亲戚的总体进程还是非常成功的,为了保险,李氏也没有在娘家吐露闺女还有可能跟县令家联姻的消息。

  穆柯公子回了县衙就没再给音信,大家都不敢报啥希望。

  甚至,老太太送别时,还很慎重的嘱咐了冯裁缝跟李氏:“阿花年龄还小着呢,可不许挡着她要孩子守啥贞洁立啥牌坊,咱就是平头百姓,不要那个虚名,趁早儿给孩子再找个好人家过一辈子是正理儿。”

  就这句话,把一直保持着笑吟吟的冯阿花的鼻子,给弄酸了。

  这才是真爱孩子的长辈阿花何其有福气?捅下那么大的篓子,带球儿离家出走,亲娘还跑到山上去侍候生产,现在带着两个那么大的娃儿回来,扯个烂借口,依然得到了老人家的原谅与爱护……未完待续。

  ...


  (https://www.bqwowo.cc/bqw66619/3577332.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