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三百一十光年 > 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


  汤义这一趟去伊甸只用了三天,给还在伊甸所在的恒星系的外侧轨道上环绕的虫洞的供能史瓦西黑洞添了些“燃料”。

  其实这些“燃料”不过是些废料,只要是物质在落入黑洞的过程中都能够被其强大的潮汐作用加热而发出电磁波,而人类就利用这些变化的电磁场来发电。

  用黑洞发电这种事情早在地球时代就常常进入人们的想象,由于黑洞的引力极大,具有正能量的粒子在进入黑洞视界之后甚至也会因为其过分壮观的引力而在理论上具有负能量。黑洞视界周围产生的量子涨落的虚实粒子对中落入黑洞带有负能量的虚粒子则会相反地具有正能量,而它们的实粒子伙伴则因此获得逃逸的机会——这也就形成了霍金射线。

  在地球时代人们常常想象利用霍金射线来发电,让一个小黑洞慢慢在真空中蒸发(注:因为从质能守恒的角度上讲,黑洞“辐射”出了具有正能量的粒子,因此获得负能量),然而后来的实验证明这种想法是不可行的。越小的黑洞霍金辐射的强度越大,而倘若一颗黑洞已经小到足已发出可以被人类目前的电子设备利用的变化电磁场,那么控制它所需要的能量则会大大超出它蒸发所发出能量。而且这样的小黑洞恐怕只有宇宙最初在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平滑”的时候形成的太初黑洞可以胜任,那样的黑洞大概都蒸发得差不多了实在不太好找。

  按照最美好的想象,物质落入黑洞视界而具有负能量,那么这些从正到负的能量差都可以完全被用于发电。这样也就相当于能用质能方程的方式将物质完全转化成能量,而由于黑洞才不会管它吃的物质是什么,也就相当于人类文明所产生的那些个废物垃圾都能原封不动地转换成等量的能量。然而这种幻想还是太不切实际,事实上那些落入黑洞视界的物质固然是将质量转化成能量了,但那些能量却无法散发出来。任何事物都难以从黑洞中逃逸,否则黑洞吸入了物质却把其中能量以电磁波形式散发出来,那么黑洞视界也就别扩大了,很明显是不符合现实的。实际上只有那些靠近黑洞视界的物质受到强大引力作用,相当于是将引力势能转化成的以电磁波形式散发的能量才是人类所能够获得的,而且这些能量事实上也只不过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附加产品罢了(真正的引力势能转换的“大头”还是变成了物质的动能)。

  考虑到所有因素,最终人类能够从这样一颗差不多的史瓦西黑洞中获得的质量-能量转化率在十的负四次方量级。这个转化效率听着很低,但事实上比起人类从前的任何能源利用方式都已经十分可观。计算一下,一克物质按照这种方式转化成能量,那就是九乘十的十二次方焦耳。而倘若还按照地球时代的燃烧发热,一克碳的燃烧产热也不过就是三乘十的四次方焦耳的量级,就更别提那古老的火力发电站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更是低得出奇。

  然而虽然能够靠这种向黑洞里扔垃圾的方式获得能量,人类却并没有见到什么就往黑洞里扔。根据共和国《黑洞发电机使用规范》,在正常情况下仅允许将能量水平最低的稳定物质用于黑洞发电,也就是通常人们只能用核聚变或者核裂变反应剩下的、已经不能通过常规方式再榨出一滴能量的铁原子扔进黑洞。但星系探险家在这方面却有“特权”,因为一个星系的旅行者肯定无法随身携带太多的铁,法律允许探险家们随地取材,用一些缺乏价值的天体和太空物质作为黑洞发电机的“燃料”。这在许多反对星系探险的人口中是“可耻的浪费”,星系探险家也因此受到许多宇宙环保主义者的抨击,但是其实这也只是无奈之举。

  而汤义自然不会相信什么“浪费可耻”的口号,如果非要只用铁来发电,她就算把十二里装满了行星核电站的废铁块,甚至都没法维持自己的曲率引擎中的耗能。何况铁虽然是能量最低的稳定物质,却无法否认钢铁在很多时候还是非常有用的,例如汤义目前在伊甸着陆都会携带的铁板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如果她把那块铁板喂给黑洞,那才是真正不环保的事儿呢。

  再一次检查虫洞的史瓦西黑洞和克尔黑洞的情况,汤义便驾驶着十二穿过这扇“星际快速通道”之门,回到了人类的文明世界。

  欣侣湖的星系探险家安慰员们已经认识了她的十二,知道她不需要什么安慰也不需要特殊服务,然而还是有不甘心的凑上来希望能从她这里得到个红包什么的。汤义发现价值连城的旅游|行星这事儿在星系探险家工会已是人尽皆知,而这些给星系探险家们服务的安慰员也有所耳闻。现在在众人眼里汤义可真称得上是星系探险家里绝对的有钱人了,有钱人提前给他们这些辛苦工作的安慰员一些“奖金”也是理所当然,但真实情况却是汤义根本得不到也不打算得到那所谓的两万亿。

  汤义有些急切地挡开那些急于推销自己的安慰员们,大步走向虫洞的海关。经过了又一次全面的对于“超软糖”的观察,汤义已经想到了办法,她现在得和东方建国好好谋划一番。

  她听到好几个安慰员在身后嘀咕说她小气,但却没心情和他们解释。现在距离拍卖会只剩下不到五天了,她虽然想到了对策却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它完成。必须要想办法推迟拍卖会。

  终于回到了东方建国所在的冯·诺依曼的启明市,汤义走到东方建国的房子门前时,却和出来的人打了个照面。

  玄色缎面银丝绣旗袍,栗色的长发绾成髻,额前只留几缕精致的碎卷发,露出白皙饱满的额头和精心修饰的黛眉,明媚的绿色眼眸如同湖水般宁静优美。看着他走出门来,汤义都怀疑这里是否是东方建国的家——并不是贬低东方建国,可她固然是一九四九年出生的照理来说比那些航空时代长大的人更有传统情调,但事实却是东方建国除了仍然带着一身兵气之外已经完全不像是那么“古老”的地球遗民了。


  (https://www.bqwowo.cc/bqw4320/3144229.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