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三百一十光年 >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


  三个人沿着小木屋的木制旋转楼梯走上二楼,在客厅里迎面便能看到那盏水晶吊灯——那是地球时代的古董,却不是真正的烛台吊灯,而是一件地球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仿古制品,只不过对于现在而言却已经是真正的古董了。而除此之外,其他的家具却大都是现代化的,毕竟这些家里用的东西还是怎么舒服怎么好,没人会为了追求仿古而折磨自己的腰。

  希尔蒙特在沙发上坐下,不客气地摩挲了一下沙发的智能扶手,茶几从地面上升起来,她拿起一杯热可可喝了一口,转过头冷冷地看向坐在斜对面一脸忐忑的伊万尼古拉耶维奇。

  “呵,伊万。”希尔·蒙特缓缓地晃着白瓷的杯子,声音很轻然而却冷得仿佛接近绝对零度,“你看来是要把咱们的关系走到头了。”

  “我绝无此意。”伊万·尼古拉耶维奇连忙说道,不自觉地带上些讨好的意味,“希尔我亲爱的,在这件事儿上我可以向天发誓。”

  希尔·蒙特冷冷地瞥了她一眼,又低下头看着杯中冒着热气的褐色液体:“你会变节,我丝毫没有意外,只不过我没想到你会变节的这么快。”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露出了些许无奈的笑来:“然而那对你也并没有丝毫妨碍,不是么?”

  “呵。”希尔·蒙特干巴巴地笑了一声,像是念公式一般地念道:“星空晚报:宇宙学家扎伊采夫宣称新发现宜居行星可能具有特殊智慧形式。”

  要知道希尔·蒙特所有的计划都是对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公开的,或者说她们之间也鲜少有什么秘密,伊万虽然不同意她的计划,却也从来没有公开反对过。然而这条新闻却是真真正正地打在了希尔·蒙特的脸上,她刚刚说过伊甸上的囊胎生动物只不过是具有某种类似于社会性昆虫的群居结构,结果还不到五天就有一个专家站出来质疑她的话。

  无论是希尔·蒙特还是伊万·尼古拉耶维奇都知道,囊胎生动物就是集体智慧生命,证据确凿毫无悬念。可也正是因此,是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如此公开质疑希尔·蒙特的说法才意味着变节。

  面对希尔的质问,伊万·尼古拉耶维奇显得有些畏缩:“呃……希尔,我亲爱的希尔,这对你没什么印象,只不过就是让拍卖会推迟几天十几天而已,汤义——汤义料想也翻不出什么花儿来。”

  “为什么?”希尔·蒙特平淡地问道,然而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却知道这句话的意义绝不平淡。

  希尔固执得可怕,她向来都知道,虽然她没必要怕,可伊万·尼古拉耶维奇真正不想的是希尔变得可怕之后,影响到她周围的其他人。比如说欧若澜,这可怜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希尔的阴沉压抑之中,而偏偏他又非要如此。

  而希尔·蒙特的这句话也并非是在问汤义为什么翻不出花儿——这种简单的问题还用得着回答?她是在质问伊万·尼古拉耶维奇,质问她为什么要干扰她的计划。

  “我实在是……”伊万·尼古拉耶维奇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唉,我的良心实在过不去啊!希尔,我亲爱的,你难道就对此没有丝毫感觉么?”

  “你的良心,我真难想象,一个参与建立‘静默自保’理论的宇宙学家竟然还有良心。”希尔·蒙特凉凉地嘲讽道。

  “静默自保”理论是共和国对外防御的最重要理论之一,建立在弱版费米悖论的事实依据上,即共和国(或者说人类文明)到目前为止并未察觉到任何一个行星级或以上文明所发出的信号,就连人类所找到的三个称得上文明的智慧种族也只不过是连航天都没有的种族。

  关于费米悖论人类从古至今有一系列解释,而最终通过参考人类的发展历史以及经过类似于路径积分的方式构造出几个智慧文明可能产生的途径之后,人类确认有五条宇宙学公理是可以不证自明的:

  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本能。

  公理二:宇宙的资源有限。

  公理三:文明可以被发现。

  公理四:发现另一文明的文明也最终被对方发现(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这一条又被称为:“文明必然互见。”

  公理五:能够存活的文明必然清楚以上公理。这一条又被称为:“文明必然理智。”

  (请注意“必然”的意思,不代表“立即发生”,而是“无论时间上要等待多久肯定会发生”)

  这就可以得到第一条定理:

  定理一:文明必然具有占有更多资源的趋势,即“文明必然扩张”。

  定理二:文明必然具有与其他文明争夺资源的趋势,即“文明必然斗争”。

  另外还有两条可称之为纯星系社会学猜想:

  猜想一:文明的发展速率不一致,宇宙生态位不一致,即“文明不同位猜想”。(从人类文明与地居者文明对比得出)

  猜想二:人类文明属于本生态位内较早发源发展较快的文明,即“人类文明早起步猜想”。(人类文明建立在固态物质层面上且大量利用金属,而构成岩质与金属的重元素需要经过至少一次超行星爆发才可能产生,这也就决定了类似文明不可能在宇宙早期即产生)

  这也就产生了一条建立在猜想上的推论:

  推论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与其同等生态位的文明比与不同生态位的文明优先产生斗争。这一条又被称作:“同位斗争。”

  另外有一条建立在宇宙环境现状上的猜想:

  猜想三:由于光速恒定,文明早期的交流被极度限制。这一条又被称作:“宇宙黑幕。”

  根据这条猜想和以上推论,可以得出:

  推论二:对于人类文明而言,与其同等生态位的文明之间由于缺乏交流而必然产生猜疑,在没有形成联系之前必然仅存在恶意。这又被称作:“同位猜疑。”

  (注:此处不细讲是因为其大致思路与“猜疑链”类似,只不过由于黑暗森林理论的某些问题尚待商榷,此处为弱化的猜疑链,即存在恶意揣测但并不立即攻击)

  推论三: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其同等生态位文明之间相互毁灭的获利高于合作和相互侵占资源。这又被称作:“同位相杀优先原则。”(因为目前宇宙中同等生态位文明稀疏,资源尚且丰富,此时每个文明占有资源量少,减少竞争对手的代价远低于侵占对手资源;可以用放线菌与细菌类比,放线菌利用抗生素杀灭细菌,而不是“吃掉”细菌或者与细菌“共生”获得有机物)

  推论四: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其同等生态位文明之间暴露自身位置弊大于利,所以文明趋向于隐藏自身。这又被称作:“静默原则。”(毁灭获利高于合作和侵占,一旦暴露自身,理论上总会有更“早起步”的文明出手毁灭)

  然而与此同时,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限制了,人类虽然身为同生态位的“早起步”文明,但任何对其他文明的毁灭打击都依然有可能暴露自身且在某种程度上占有过多资源妨碍自身发展,故产生以下结论:

  结论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处于其同等生态位文明之间,隐藏自身且不参与打击毁灭其他文明更有利于其生存。这一条也就是星系社会学的著名基础理论:静默自保原理。

  结论二: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处于其同等生态位文明之间,需存在能够打破“宇宙黑幕”而快速预知毁灭性打击的到来的方式,也就是超光速信息转播方式。这一条也就是星系社会学的著名结论:边疆预警-拦截机制。

  这个对于毁灭性打击的拦截机制的具体原理为,在人类文明生存星域周边极大范围内部署虫洞探测异常信号,如此超越光速事件视界传播毁灭性打击到来的信息,为人类文明的应对留出时间。这也是星系探险家存在的真正意义——不只在于开拓,更在于保证自身安全。


  (https://www.bqwowo.cc/bqw4320/3144223.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