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三百一十光年 >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汤义不明白东方建国到底要让她想出来什么,事实上她现在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除了金明志之外还能依靠谁把这场与希尔·蒙特的博弈扳回一局。

  虽然意识到“超软糖”的安危并非她的责任,也并非人类所必须要保护的东西之一,汤义却依然无法接受那个美妙的、生存了数百万年的智慧生命就这样葬送在人类手中。希尔·蒙特完全可以放弃伊甸,那对她而言也谈不上什么决定事业发展的关键,而“超软糖”对于汤义而言,却几乎是她现在所拥有的最心爱之物——或者,考虑到“超软糖”具有自我意识,他甚至可以说是汤义目前的最心爱之“人”。

  她对尼古拉耶维奇·扎伊采夫不抱什么希望,但是对金明志的支持却存有不少希冀,幸好东方建国和金明志还有交情。说实在的,汤义觉得自己近来太过依赖东方建国,然而却又不得不承认,倘若缺少东方君这样一个万能的朋友,她在失去了所有银行的信誉之后,恐怕早已沦落得连公共空间站的乞丐都不如。

  十二脱离开亚特兰蒂斯的引力束缚,穿过亚特兰蒂斯恒星系的公共虫洞,向着上百光年之外的地球驶去。

  从文明起源的意义上讲,地球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从理论上,所有其他的天体,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是以地球为中心呈辐射状而开发的。但实际上,由于宇宙的局部不均匀性以及其他的很多偶然因素,目前地球并非处于共和国的地理中心。如果把共和国疆域划定为一个不甚规则的椭圆,那么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就大概在这个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相比于那些热门的旅游|行星的喧嚣,地球却是尤为宁静,这不光是由于地球限制旅客数量更为严格,更是由于地球在共和国人心目中独特而神圣的地位。

  毕竟,这可是人类的发源行星,是共和国的父亲。来到这颗年纪不算大却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历史悠久的岩质行星,每个人心中都是怀着敬仰和庄严。

  由于东方建国的一副身体葬于地球上的共和国主席纪念堂,她们顺利地通过了地球海关。然而十二还是依旧被严格地用γ射线扫描了一遍,以防她们携带违禁物品而在地球着陆。

  汤义曾经来过这颗传奇般的行星,然而再来一次也依旧有更多的感触。这一次她们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星系飞船交通平台着陆的,之后便乘坐磁悬浮地铁,跨越一段地幔而直接到达地球另一边南美洲的亚马逊冲积平原——伊万·尼古拉耶维奇·扎伊采夫就住在那片儿的热带雨林中。

  据说,在地球时代的后期,因为人口的增加,人类不得不扩张生存范围,地球的森林因此而曾经大面积减少。不过随着之后地外人类居住地的开发,人类文明就逐渐地从地球上撤离,将更多的空间归还给植物,最终只留下一些纪念碑式的建筑作为人类在这颗行星上最后的痕迹。

  当然,除了纪念意义之外,地球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旅游价值。共和国人的一大共同爱好就是旅行,地球作为人类的父亲,也毫无例外地被列入了共和国人最向往的度假地的清单中。而除了沉厚的历史文化之外,地球也是共和国人体验古代生活的最佳场所,虽然也有许多行星被改造成为类似于地球环境的模样专用于体验地球时代的生活,但地球之旅依然是同类旅游产品的翘楚。

  因为有以上两方面重要的原因,地球通常是不作为居住地而允许普通人在此建立永久居所的,因为从目前的宪法来看,地球是属于“其上原住非人类生物”的,也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颗所有权归于非智慧生命的行星。但对于某些有特殊需要的人,也可以向政府申请在地球上暂住,例如为伊万·尼古拉耶维奇·扎伊采夫先生。

  汤义和东方建国乘着地球时代的汽艇,沿亚马逊河逆流而上,进入冲积平原之后换船上车,又开了大约三个小时才到达地图上标注称是尼古拉耶维奇·扎伊采夫的所在地附近区域。热带雨林的空气湿度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虽然为了适应人类的生存,在这片区域已经适当疏解植被的封闭而增强雨林通风,但在这环境下走几百米,却依然会感觉到人造棉的衣料都被水汽浸湿而黏在皮肤上。

  头顶被树冠密闭的空间,与那些缠绕在粗壮树干上的寄生植物,无不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在伊甸和在亚特兰蒂斯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是一种人类与这些同源的生命的基因上的共鸣,无论走得再远,相同的生命本质和同源的遗传信息都把这些分道扬镳的物种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和一株凤梨之间的距离,绝不比那凤梨之中的昆虫和它的距离更远。

  继续在雨林中穿梭,不知不觉走了几公里却依然没能看到任何人类的建筑。然而隐隐约约地,空气中传来微弱的震动。

  汤义努力地分辨这声音,竟惊奇地发觉那是一首巴赫的小步舞曲《für》(即:)。这首曲子用键盘乐器演奏起来简单而轻巧别致,然而那音乐却又更空灵缥缈些许,似乎并非用普通的钢琴演奏。

  “小步舞曲?”东方建国也听到了那乐曲,连忙加快脚步顺着声音往那源头走去。

  随着和那声源的距离近了,空灵缥缈的乐曲更加清晰。汤义渐渐分辨出了,那并非现代钢琴而是古代的欧洲人使用的羽管键琴。这种古老的键盘乐器又称大键琴,常被当作钢琴的一个变种,弹奏方式和钢琴相仿,但音色却更加具有弦乐特点。羽管键琴在不同的弹奏力度和强度下,具有不同的音色效果,甚至在某种指法下发出的声音与古代中国的琵琶类似。

  而当汤义真正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中露出那小木屋的一檐尖角,巴赫的小步舞曲却已结束,又换成了亨德尔的《大键琴组曲》之一。具体是哪一首汤义也分不太清楚,然而那空灵轻巧而带着一丝击弦时棉质感的颤音,就仿佛在这深厚浓密的雨林中轻盈弹跳。

  然而那弹奏却并非完美,虽然真正的错误极少,但作为半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汤义却能听得出来这位演奏家并非仅仅在弹奏那古代乐曲,而是进行了节奏和声调相当随意的点缀和再创造。这大概不是放映的数字唱片,而是现场即兴弹奏的音乐。


  (https://www.bqwowo.cc/bqw4320/3144217.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