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三百一十光年 >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汤义从床上跳起来,差点儿没被同样在往床下跳的黑白块儿绊倒。

  黑白块儿叫了一声,但她没有在意。汤义立刻跑到驾驶舱,看到控制面板上果然有摄像机的通知,显示摄像机已经拍摄到了“软糖”的集体行为。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激动席卷了她全身的血管,汤义感觉到自己的血压正在噌噌噌地上升,伸出点击通知栏的手指都在颤抖。

  四台摄像机的实时画面被调出,而黑暗中的那个弦图,却让汤义惊诧得差点儿没有因血压上升太快而晕过去——“软糖”走进了弦图里,并且正在按照弦图的区域划分发出不同的颜色!

  天哪,完全不敢相信!那些寒带“软糖”以一种在自然状态下完全不可能达到的每平方米四只的密度填充了整个弦图,并且正在按照弦图划分五个区域分类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那四个外圈的直角三角形呈现出紫色,而内部的小正方形则是在可见光波段频率完全与之相反的红色。

  这完全可以证明“软糖”个体必定组成了“超软糖”的整体生物,并且这“超软糖”还具有至少是可以理解几何学的智慧!并且,甚至更让汤义惊讶的是,“超软糖”已经意识到了这张弦图来自另外一个智慧生物,所以才以这种区分颜色来标注的方式,展示给它可能的那个观众看。

  它在想什么?汤义迫切地想要知道,它思考了将近十个小时,然而最终还是决定以这种方式把自己展示给她这个外来者看。它意识到她是谁了么?它怎么这么确定这个外来者能够区分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汤义连睡衣都来不及换,直接披上羽绒服走出飞船,跑到她画下弦图的地方,看到那100×100㎡的区域里,“软糖”如同老式的LED灯般整齐而有规律地闪烁着。

  这一刻,她感到整个宇宙都被这张弦图所照亮。

  ——

  汤义在夜晚的苔原上站了将近一个小时,安静而沉醉地看着那地面上被“软糖”所填色的弦图,回到飞船里之后又一整夜都没有睡着。

  她终于和这个孤独生活了几百万年的“超软糖”取得了联系。它对她做出了反应,甚至它恐怕已经推测出汤义也是一种可以辨识可见光范围内波长变化的生物。看得出来,它也希望与她进行交流。汤义一整夜没有睡着,而那些“软糖”也整整亮了一夜,直到第二天白天,当汤义再次来到那弦图旁时,那些“软糖”也都还在,只不过因为周围已经亮了而熄灭另外两种波长的可见光,换成了统一的蓝紫色荧光而已。

  汤义突然意识到了她昨天所犯的一个重大错误——因为伊甸白天的太阳辐射干扰“软糖”之间的光学信号传递,“超软糖”在白天是无法进行思考的。也就是说,其实她画好了弦图之后等待的那么长时间里,“超软糖”都处于沉睡状态,根本没有意识到究竟有人在它的苔原“画板”上又画了什么。所以严格意义上,“超软糖”对于那幅弦图的反应时间,也只不过是从入夜“软糖”发出多色荧光开始的大约两个小时而已。

  两个小时,这个反应时间汤义还是很能接受的。毕竟,“超软糖”从来没见过别的个体,它初次感受到汤义的存在,总要有戒心总会犹豫,肯定需要思考的时间。

  有了第一次交流,汤义信心倍增,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河岸苔原上画了很多数学图形。包括两张不同比例的弦图,一条比那些“超软糖”自己画出来的斐波那契螺旋线更大的斐波那契螺旋线,以及反正切恒等式1/2+1/3=45°的几何学证明图,均值不等式的几何学证明图,和很多如圆、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等等基本几何图形。

  除了几何图形之外,她还画了一些与数论有关的图形。表示数字这事儿比较令人纠结,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在地上用甲酸溶液点点儿的方式。汤义沿着河岸用点的方式“写”出了从二到三十一的十一个素数,并且在三十一的后面画了一个方框,期待着“超软糖”能够写出下一个。

  如果“超软糖”能够写出下一个素数三十七,那么就意味着它至少懂得素数的意义,也就几乎可以说明这个孤独了数百万年的智慧个体是懂得数论的——汤义十分相信,如果一个具有智慧的个体能够意识到素数与其他自然数的不同,那么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它肯定是可以研究出少许数论的。

  喷好了所有甲酸图案后,汤义便回到飞船的居住舱里吃了午饭然后补了个觉,等到晚上再起来看“超软糖”对于她的“留言”的回应。

  不出汤义所料,入夜之后果然在那些甲酸溶液喷成的图案旁边,“软糖”开始有规律地移动起来。单色型“软糖”腾出位置,而三色型“软糖”则走进那些几何图形中,并按照画线划分的区域开始规律地闪烁着不同的颜色。并且在她为素数预留的方框内,也有三十七只闪烁着红光的“软糖”进入,而让汤义十分惊讶的是,那三十七只“软糖”排成了一个6×6的正方形点阵,余下的一只单独趴在旁边。

  “超软糖”不仅在回应她画的图案,并且还在创作新的图形。

  第二天,汤义又在苔原上画出了几个几何图形,并且尝试着用符号的形式写等式。若想要进一步了解“超软糖”文明的发展程度——虽然她不确定一个个体是否能够被称为“文明”——就必须要通过一种间接的语言,而对于这种只能通过图形进行交流的案例,她还是觉得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更有用些。

  而在数学语言中,组成语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等式。虽然在逻辑学上依然需要表示范围才能构成语句,但单纯的等式在不太规范的框架下,其实就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所以等号是必不可少的。而除此之外,汤义同样希望“超软糖”能够了解的是表示四则运算的符号。

  于是她就用点点替代阿拉伯数字的方式写了“1+1=2”、“3-1=2”、“2×3=6”和“6÷2=3”四个算式,又觉得这样不够明确,复而在加减乘除四项各增添了五个等式,并且加上了“1=1”、“2=2”、“3=3”和“4=4”再次明确等号的意义。


  (https://www.bqwowo.cc/bqw4320/3144195.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