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带着淘宝穿古代 > 第17章 谈及分家

第17章 谈及分家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麦子,是大隋朝的主食,所以这麦收的意义,自然是非常的重大。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山河村的村民们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动员了起来。

  不过,一旦进入了麦收季节,不把麦子全部收割完,那是没有闲下来的时候的,村民们要抓紧时间把麦子收回家中,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全村老乡都是忙的脚不沾地,所以,按照山河村的惯例,麦收之前,各家各户都会吃顿好的,算是为接下来的麦收储存力气。

  陈乖宝来到这里的时候,是刚出了正月,也就是大年刚刚过去,如今到了五月麦收季节,中间这几个月,陈家人一直都没有吃过肉,如今趁着麦收这个机会,陈阿嬷决定去青牛镇上赶集,买点肉,顺便把这几个月做的针线品给卖了。

  去赶集的前一天晚上,陈家人召开了短暂的家庭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便是明日赶集都有谁去。

  山河村离青牛镇不算远,但也不近,五十里地的路程,要是走的话,得走两个时辰,要是坐牛车的话,一个时辰可以到。

  山河村的村民贫富差距不大,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村里只有三户人家养的有牛,一户便是村长家,但是村长家的牛是从来不外租的。

  另外两户也是村中稍微富裕的人家,马上要麦收了,这两户人家的牛自然成了香饽饽,租的人挺多,好在陈老汉前几天就打好了招呼,租一天,十个铜板。正是因为有了牛车,有了代步的工具,所以陈家人才召开一个家庭小会议,以商讨都有谁去。牛车不是很大,最多坐六七个人,回来时还要放买的东西,所以肯定是要有人留下来看家的。

  陈宋氏、陈李氏、陈杨氏三个儿媳妇肯定是要去的,她们都有自己的小家,身为家庭主妇,难得赶一次集,她们要买的东西很多。

  陈家三牛倒是无所谓,去不去都行,剩下的,便是陈家的孙子辈的小孩子了。

  陈宋氏一口咬定,她家的大麦和小麦一定要去,陈宋氏很强硬,双手抱在胸前,一个劲儿的说这两个孩子整天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难得一次出去赶集,大麦和小麦必须得去。

  陈李氏也不甘示弱,她的两个儿子大米小米也一定得去。

  牛车上最多坐七个人,如今七个人齐全了,再多一个赶车的,再加上陈阿嬷,这都九个人了,于是陈乖宝和大壮、壮壮一个都没法子去。

  这自然是不行的,陈宋氏和陈李氏想要自家的孩子出去见见世面,陈杨氏存了同样的心思,她的三个儿女也整天呆在山河村,她也想要三个儿女出去看看。

  陈杨氏一直都是个温柔腼腆的女人,换句话说,便是嘴笨,容易受欺负。面对着陈宋氏和陈李氏的咄咄逼人,陈杨氏声若蚊蝇的说着她的想法“大嫂,二嫂,要不就让乖宝去吧,我抱着她,占不了多大地儿的。”

  对于陈乖宝,陈宋氏和陈李氏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的,且不说陈乖宝目无尊长敢对着她们两个吼,光是陈阿嬷平日里对陈乖宝的偏心,就已经让陈宋氏和陈李氏两人对她大为的不满了。

  这不,陈杨氏的话刚落,陈宋氏便开口了“木莲,家里人平常对乖宝已经很疼宠了,她小孩子家家的,这次不去也罢。”

  陈李氏难得一次和陈宋氏站在了同一条阵线上,帮腔道“是啊,木莲,乖宝还是呆在家里吧,她小孩子一个,还是呆在家里玩吧。”车上已经够拥挤了,她真不想再加上陈乖宝这个敢对这她吼的小辈了,她看到陈乖宝就心里不舒服。

  “可、可是,乖宝坐在我身上,占不了什么地方的。”陈杨氏弱弱的反驳。

  “哎哟,木莲,平常乖宝得的好处已经够多了,这次就忍忍,还是把她放在家里吧。”陈宋氏和陈李氏的想法一样,看到陈乖宝就不舒服。

  “是啊,她要是去的话,到时候还得分神看着她,净是麻烦。”陈李氏满脸的不耐。

  陈乖宝听到这里,在心里撇嘴:是我娘看着我又不是你看着我,你不耐烦个什么。吐槽完这个,陈乖宝又想翻白眼,就这屁大的事,还用唧唧歪歪的说这么久,真是浪费时间!

  见陈杨氏还要再说什么,陈宋氏抢先道“木莲,乖宝不是爱吃鱼吗?上次娘还带着乖宝几个小孩子去河边烤鱼吃,我回来听小米说,乖宝吃的挺香的,那次大麦和小麦可是一口都没吃上呢。我看,还是把乖宝留在家里,让她抓点鱼,她想吃烤鱼,动动嘴皮子就吃到了,大麦和小麦长这么大还没有吃过烤鱼呢,这次,就让乖宝给她大麦哥小麦哥抓鱼做烤鱼吃吧。”

  陈宋氏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嘴皮子不停,根本不给陈杨氏开口的机会,巴拉巴拉的一连说了一大串。

  上次陈阿嬷私自带着陈乖宝是烤鱼开小灶这件事,陈宋氏可是一直都记着,那次她的两个儿子可是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所以她才念念不忘。

  陈李氏对这件事同样有着不忿,陈杨氏三个孩子全都吃到了,她家大米还没有吃到呢,所以此时见到陈宋氏提起这件事,陈李氏也皮笑肉不笑的道“大嫂说的是,平常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全都给了乖宝,看乖宝吃的白白胖胖的,咱家其他几个小子可都是瘦猴儿呢,不如明儿乖宝就领着大壮、壮壮去河里抓几条鱼吧,虽说鱼腥味大,但怎么说也是肉,上次大米没吃到烤鱼,他念叨了好久呢。”

  陈李氏这话音刚落,陈阿嬷便沉着脸开口了“够了!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不就是几条鱼,想吃的话,明日三牛在家,让他去抓几条,行了吧?!”

  陈阿嬷自知平日里待陈乖宝太好,对其他几个孩子来说有些偏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她也不多做纠缠,索性让陈三牛明日去抓几条来。

  而陈三牛和陈杨氏更加明白陈阿嬷对自家女儿的偏爱,所以此时这两个嫂子所说的话,他们一句也反驳不来,陈三牛听到陈阿嬷的话,不住的点头,表示明日他一定会多抓几条的。

  而陈宋氏和陈李氏并不是那种见好就收的人,如今她们占了上风,自然是要继续追击的,陈宋氏继续道“说来说去,家里人对乖宝也太宠爱了,唉,大麦小麦吃了不少的亏啊。”陈宋氏长吁短叹。

  “大米小米也吃了不少的亏,新房子盖好了,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搬进去,房子空着,多浪费。”陈李氏接上陈宋氏的话。

  这两个人说完,便一齐去看陈阿嬷。

  陈宋氏和陈李氏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分家这两个字,但是在场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听得明明白白。

  陈阿嬷的脸色更阴沉了“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们就那么想分家?!”

  听见陈阿嬷把分家两个字提出来了,陈宋氏索性也豁出去了“娘,不是我想分家,而是我实在是想给大麦小麦多补补,你看乖宝吃的白胖白胖,大麦小麦两个人却像瘦猴似的,黑瘦黑瘦,而且大麦今年都十三了,再过两年也该说亲了,给大麦说亲的钱,还不是我和大牛一点点的攒,这一大家子的全都住在老院,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陈宋氏的话落,陈李氏立马接上“娘,大嫂说的对,咱们这一大家子住在一块,实在是不像个事儿,新房子都盖好了,反正迟早都是要分家的,早分不如晚分。”

  陈宋氏和陈李氏的话虽然带刺,但也占理,就连陈乖宝,回忆这短短几个月发生的事,也觉得陈宋氏和陈李氏说的很对。

  陈阿嬷如此偏心,她们自然看不惯,但她们敢怒不敢言。她们也想给自己的儿子多补补,多开开小灶,但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势必开不了小灶。

  这么一想,陈乖宝甚至有些心虚了,为什么这和其他种田文里描写的不一样咩?

  在其他的种田文里,女主的姑姑婶婶都是极品的,奶奶更是极品的,女主刚一重生或是穿过去,总是能碰到轰轰烈烈吵的天翻地覆的分家。

  但是为什么她就没有碰到咩?而且她为什么会越想越心虚呐?难道她是圣母或是包子??不要啊…………

  陈阿嬷对她的疼爱只有瞎子才看不出来,而陈宋氏陈李氏这两个长辈……

  咳咳,从这几个月的接触中,还真找不出什么太过极品的地方。即使有些不对的地方,比如对陈乖宝总是喜欢冷嘲热讽的,没有一点儿长辈的样子,但是这些其实都是情有可原的,谁让陈阿嬷偏心的太过呢。

  贫穷,让人伟大不起来,豁达不起来,让人为了一点的东西就撕破脸皮,说到底,都是生活所迫罢了。


  (https://www.bqwowo.cc/bqw29991/1968567.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