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唐史红颜录 > 第六十三回 君臣罅隙已见端倪 秦王识破府内真凶

第六十三回 君臣罅隙已见端倪 秦王识破府内真凶


  秦王/府前院正殿中,行过鞭罚之刑的段志玄正满心愧疚地向李世民请罪。

  “殿下,属下有罪,误伤了王妃,请殿下责罚。”

  “今日之事,与你无关,你且起来,我有事吩咐!”李世民一脸郑重,段志玄立刻会意,起身近听。

  “你马上出城,去接应无忌和李靖,并传我军令,李靖暂留军中,整顿军务。让无忌今夜来府相见。”

  “是,秦王,属下这就去办。”

  “另外,将你的副将刘尧调回来,我要他来做我府中总管。”

  “刘尧?”段志玄吃惊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刘尧其人,心思缜密,尽节竭诚,讲信重义。我知你心有不舍,只是,王/府如今暗险重重,我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人来辅以府务。”

  “殿下哪里的话,刘尧本就是殿下帐下军吏,此人行事稳重,于王/府总管最是合适不过了,属下这就照办,即刻召其回府。”

  “还有,今日王妃之事,暂不可对无忌提起。”

  “属下明白!”段志玄领命而去,不急个把时辰,那个叫刘尧的人便被召回了王/府,而此时芸香也悄入正殿,李世民忙问了情状:“可有人出府?”

  问雪回道:“回禀殿下,有三人出了府,一个是药堂的小奴,一个是灶屋厨娘,一个是二夫人的侍女问雪。”

  “问雪?”

  “是。听说问雪是要为二夫人买些酸果点心来,一解作呕之气。”

  “其他二人呢?”

  “药堂小奴是奉师父之命采买些药材,厨娘则说是告假出城探母而已。”

  “此三人行踪,刘尧你定要派人跟紧了,尤其要看他们是否去往皇宫或东宫?与何人相见,也要一一来报!”

  “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办。”刘尧回道,此人肃颜谨面,不苟言笑,芸香初见此人,倒有些不自在,听说他便是往后秦王/府的总管,不免多瞧了几眼,那如鹰般的眼睛、听命严从的样子不禁让人打了个寒颤。

  不及刘尧回报,秦王已被召去宫中。太极殿内,东境斥候传报说中原王世充在各地遴选精兵,大军集结于洛阳,置四镇将军,屯兵唐郑边境,并一举攻下了关东多地。

  李渊知此军情,随即定下思虑多时的东征之策。下诏命秦王李世民为东征统兵元帅,领兵数万,征讨王世充。命齐王李元吉为副将,两府军将各司其命,各领其职,东征大势已定,大战一触即发。

  只是,未曾想此战统兵副将竟是其弟李元吉,李世民倒是颇感意外。政事已毕,皇帝李渊独留秦王与裴寂于太极侧殿,不谈军务,倒关心起了秦王起居。

  “二郎今日脸色怎么这么差,莫非是在忧心此番战事?”李渊开口道。

  “此番战事,上有父皇统筹全局,下有众多能臣武将相佐,儿臣必会扫除奸贼恶徒,一举拿下中原之地。”

  “好!有二郎此言,朕心甚慰。不过,王世充、窦建德皆非等闲之辈,朕将这镇国重任交付于你,你定要不辱使命才是!”李渊道。

  “是,父皇,儿臣谨遵圣言。”李世民话音刚落,一旁的裴寂已有些按耐不住:“臣瞧秦王殿下今日脸色一直不好,既不为东征之事担忧,莫非是为了昨日之事?”

  “昨日事大,险伤父皇,我怎能不心烦忧虑,自责心愧?”李世民再向李渊请罪:“儿臣已派人四处查探,若那王五尚有同党之人,儿臣定将其擒获,以保父皇安宁。”

  李渊一听,心情倒是释然了不少:“二郎无需自责,眼下只管想着统兵之事。朕已派人四处搜查,尚无同党踪迹。太子说的对,不应因此一事,草木皆兵,以致人心惶惶。何况此事既已过去,那凶手也身死当场。倒是,我方才听说二郎今日严罚了卫黎儿,可有此事?”

  “昨日之事,因她而起,父皇宽厚,饶恕了她,我却不能置之不理。不管她是何身份,凡危及父皇的,儿臣都会严惩不贷。”

  “即便是你的王妃也不能幸免吗?”李渊反问道,见李世民颇有惊讶,继而道:“我知二郎心意,既然罚了那卫黎儿,何必又为难无絮。若为此事,迁怒于她,伤了夫妻感情,为父于心何忍。再者,堂堂秦王动手打女人,传出去,岂不为人耻笑!”

  “父皇之言,儿臣自当谨记于心。只是,此事方生,父皇如何便知事情的来龙去脉?”

  “怎么,朕不应该知道吗?”

  “儿臣不敢,只是,不想何人多言,扰得父皇烦心。”

  “此事乃是你的家事,朕本不该过问。只是,此事一经传出,不免惹得天下人笑话。朕无心探查你的生活起居,但身为我大唐亲王,需知家事即国事,一言一行皆关乎我李唐颜面,不可不自省严律。”

  一旁裴寂眼珠子一转,点头随口附和道:“陛下说的不错,日后秦王若再有心急忧虑之事,也切勿大动干戈,惹人闲话。”

  “大动干戈?想必仆射连我府内用的是何种鞭罚,以至鞭罚几次也都心知肚明了吧。”

  “老臣不敢,老臣不过胡乱猜测而已,人言可畏,秦王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人言可畏?何人会传言?!本王如何行事,恐怕还轮不到仆射你来说话吧?!”

  “二郎说的什么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此事都传到了东宫,莫非还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你现在不是该来责备裴监,而是该好好自省一番才是。若不喜现在的王妃,废了也无妨,但朕可不想听到你府内再传出这般暴戾之事!”

  李世民一听,即刻便知话中之意,只得强压心头怒气道:“儿臣不敢,儿臣与无絮恩爱如初,从未想过废妃一事,父皇恐是错意了!”

  “朕瞧无絮倒是越发地不如从前了。”李渊忽然一改往日口吻:“连身边的侍女都管不好,这将来又如何打理得好王府事务,做你的贤内助?!朕听了些闲话,不愿在此多言,你回去后,若还真心念着无絮,还想让她做这个王妃,便好生规劝,莫要她依着你的宠爱而滋生懈怠,以致任性嚣张。”

  “儿臣明白。”李世民眉头紧锁,脸色着实难看。刚一出宫门,早有总管刘尧候在门外。李世民忙问暗查结果,那刘尧回道:“属下依照殿下吩咐派人跟去,只有那小奴未依言行事。”

  “小奴?”

  “那小奴出了府门,便直奔西市而去,在戏坊听了快两个时辰的戏,直到方才,回府途中才顺路买了药材来充数。”

  李世民沉默不言,满面疑云,自言自语道:“小奴?怎么会是他?”转而又问刘尧:“你可瞧见他与什么可疑的人说过话?”

  “可疑人?”刘尧思忖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殿下若不提,属下倒忘了。在戏坊,属下瞧见那小奴与一人似有相识,二人确实说过几句话。”

  “谁?”

  “属下不识得此人。不过见其面若冠玉,俊美非常,颇像属下在殿下征讨刘武周取胜归来后的宮宴上见过的一人。”

  “宮宴?宫里人?”

  刘尧点了点头:“那人似乎是宫中乐师,属下少有进宴的机会,那日得幸入宴,见此男子出尘脱俗的容貌,也便有了印象。”

  李世民一惊,片刻不移。

  刘尧面有疑惑,一声“殿下?”唤回了李世民:“请殿下下令,属下这就将那小奴抓起来。”

  “不用了!”李世民目光如炬,转而问道:“其他二人呢?”

  “那厨娘出城探母,尚在城外老家未回。”

  “问雪呢,就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可疑之处倒未发现......属下派去的人只说她在那点心铺子多逗留了片刻,恐是挑选花了些功夫。”

  “带我去那铺子!”

  刘尧虽有不解,也不便细问,只是应声作答,领着同去了东市铺子。

  进得铺子,李世民装作一普通商客,只带了刘尧二人进门。刘尧假说要给自家夫人买点心,挑来选去,却一味找茬:“你家的果子这般不新鲜,这如何让人吃得下。”

  这一吵嚷,惹得铺中人纷纷来看,一旁静观其变的李世民审视周遭,很快便瞧见一店中跑堂模样的男人鬼鬼祟祟偷身而去,李世民不动声色地跟了去。那男人慌慌张张地跑到后院,进了一偏房,不久便背着个包袱出来,一开门正撞见李世民立于檐下。

  “秦,秦王......”男人吓得声音顿时发抖。

  “你认识我?”李世民随口反问。

  “我,我不认识你。”男人说着就要往外跑,被李世民一手拦下,男人急中飞出利器,李世民忙躲闪一旁,男人再欲奔走,却在大门处被刘尧堵了回来,一脚踹倒在地。

  李世民走了过来,愤然道:“快说,谁派你来的?”

  “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还敢装糊涂,在秦王面前还不如实招来!你姓甚名谁,受何人指使?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刘尧抵剑厉喝道。

  男人惧色中,忽然强作镇定:“好,小的说,小的这就说!”说话间跪转身来,趁二人疏忽间,从袖中抽出一把利刀,直插心腹,自尽身亡。

  刘尧慌忙阻止,却为时已晚。李世民更是没有想到,他竟以死相抗。更糟糕的是,此时院门外传来一群人的声音:“方才见那故意找茬的小子朝后院方向跑去了,让我抓住,定让这信口雌黄的小子说个明白!”

  李世民随即吩咐刘尧将那男人带着,二人速速离去。

  大唐长安,炊烟袅袅,飞鸟闲归,安然祥和中却总有风波不断。

  日光西斜,府内空寂的后院闲屋冷清而萧条。

  “真相未明,还要委屈王妃继续留在这冰冷房中。如今,又让王妃白白挨了这一鞭子,实在让人心疼。”芸香打开偷藏于袖中的膏汁,涂抹到了无絮背上红红浅浅的鞭痕处。

  “无妨,幸好你也被关了来,有你在,我再多挨几鞭子也有药可医的。”无絮忍痛间,仍不忘说笑,只是话音刚落,又不时朝里屋中依旧昏睡的黎儿望了一眼:“倒是黎儿更让人心疼。旧伤未愈,再添新伤。芸香,这几日,记得好生照看她,万不可大意,落了病根。”

  “奴婢明白,王妃尽管放心。”

  无絮点了点头,系好纱衣,再披上半肩帛衣。这时忽闻推门声响,一个仆从打扮的人走了进来,那人刚一进门,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似地,马上背过身去。

  “大胆小厮!谁让你进来的,进来也不事先通报一声!”芸香急了声,走过去忙拉拽着来人就往外送,无意间抬头一看,却是张熟悉面孔,顿时住了手。

  “在下失礼,误闯了进来,还请王妃勿怪。”这声音如此熟悉,无絮抬眼一瞧,正与那侧身过来的人四目相对,眼前侍从模样的人却是贺拔云章。

  李世民自东市而回,便直奔杨筠的侧殿。

  “殿下?”杨筠有些吃惊,见李世民却是一副悠闲模样:“本王今日无事,特来瞧瞧你,这几日身子可还好?”

  杨筠受宠若惊地站起身来:“殿下是特意来看我的?”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听说你近来总想吃酸的,本王便亲自去了一趟东市,想着给你买些点心来。只是不巧,今日那点心卖得十分抢手,本王去时,竟都已售罄。”

  “有殿下这份心,筠儿已经要欢喜得不得了了。”杨筠说着眼中似有晶莹,欣喜难抑地就要倚在李世民肩头。

  “你如今有孕在身,本王自然要挂念的。”李世民轻而易举地拂手以避,故作歉意道:“只是未能买到那点心......”

  “殿下不必介意,瞧,问雪今日买了许多来,够吃好一阵子了。”杨筠指着桌上盘中的酸果点心。

  “是啊,问雪恐怕是把那亨通饼团子铺的酸果点心都买了来吧。”李世民不紧不慢地转眼盯着问雪,平常话语这时候却如尖刀利刃一般,直插到了杨筠主仆二人的心上。

  问雪忽有战栗,忙低下了头,不敢作声。

  李世民转过脸,又盯着杨筠:“这酸果点心,你吃的可还满意?”

  杨筠早僵住了笑脸:“满意......”

  “满意就好!本王出去了多半日,说起这点心,倒也想尝一尝了。”李世民指着盘中之物。

  杨筠赶紧命问雪端了过来,问雪心有余悸,手中端着食盘战栗不已。

  李世民盯着那“发抖”的食盘:“你可要将手中的点心端稳了,这亨通铺子的东西可不是好买的。

  “殿,殿下怎么知道这家铺子?”杨筠接话道。

  “本王不仅知道这家铺子,还在这家铺子寻到了个问雪的老熟人。”

  “奴婢的老熟人?”问雪低声道。

  “怎么,你不认识?我倒是从他处知道了不少你们的事!”李世民转眼看着杨筠:“夫人也不知此人?”

  杨筠眼神慌忙躲闪:“殿下说笑,筠儿平日里足不出户,哪里知道那东市铺子的人。”

  “说得好!”李世民将手中拿起的一块点心落于盘中,直喊道:“王/府总管刘尧听令!”

  问雪吓得打翻了手中食盘,刹时跪倒在地,连声喊着“殿下饶命!”

  “说,你去那铺子到底是为了向谁通风报信?”

  “奴婢,奴婢确实常在那铺子买点心,认识了一跑堂的伙计,本是同乡,见面话自然多了些。”

  “不过一个同乡,怎么倒把你吓成这幅模样?!”

  “奴,奴婢曾将王妃的金饰珠子当给了他,所以......”

  “事到如今,你还不从实招来!当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刘尧,把她给我押下去,严刑拷问,若再不说实话,明日就地□□。”

  “不,不,殿下饶命!”芸香哭喊不已,杨筠吓得也是跪倒当地:“殿下饶命,芸香有错,罪不至死,求殿下开恩!”

  “开恩?别怪本王方才没给你二人将功赎罪的机会!本王最是眼里容不得沙子,里应外合,有何颜面求本王心慈手软?”说着摆手命刘尧将问雪带了下去。


  (https://www.bqwowo.cc/bqw2233/3175206.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