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大汉国相董仲舒 > 第054章 举孝廉

第054章 举孝廉


  里长是反对举太子的,结果是他想的对了。出现这样的结果,在董国相组织的会议上,里长有话说了:“是不是,还不相信我。太子那人的本质就在那里,一下子能纠正得过来吗?”

  现在大家知道里说的对,没再有人吭声。

  现在能说话的只有董国相了。在沉默片刻之后,董国相重新布置工作了:“不管什么原因,太子刘建做了与孝子完全不相符的事情出来,已经受到律法的制裁。但是我们的举孝廉工作不能因为太子而停止不前。我们治不孝的原则还是不变,不能完全用棍棒下面出的孝子的办法来教育子女,我还是要树典型。你们现在要换位思考一下,选什么样的典型为好。”

  以前有几位是坚持选刘建,现在刘建这个主角失败了,他们也不吭声了。

  看大家不说,董国相就提醒里长,要里长说:“里长在这个方面还是有独特的见解,不妨让里长来谈一谈他的观点。”

  在董国相的提醒下,里长也不客气了,说起了他的观点:“谈一个人是不是孝子,不看他在好的条件下来谈,应该要他在困难的环境下,怎么对待父母和长辈。所以说,选孝子不应该在官爷富爷中选,应该到那此贫困艰苦的人家中去选。”

  里长的一番话,说得大家微微点头称好。其中在场的淖妹就接话:“里长得对,选孝子就要到乡下去选,看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有些子女对年迈的父母,却照顾得体贴入微,令人感动。”

  淖妹还举了一个她们鲤鱼村一个例子,说有一位孝子的,父母双双瘫痪,他一个人不离不弃,照顾了好几年。

  淖妹本来是王后的侍女,现在王后走了,董国相舍不得淖妹就这样在王府做大王的侍女,与大王经过一番激烈的抢夺,又把淖妹要到了王府。董国相要淖妹也参加这个活动,要她一边选孝子,一边宣传儒家思想,一边收集民歌。

  淖妹很喜欢这份工作,欣然答应了董国相,所以今天讨论她也在场。

  董国要听到淖妹举了一实例,又打开了思路,就是先选出各个地方最孝顺的人,然后大碗再集中来讨论,看那个孝子最孝顺。

  经过董国相的思路一引导,在会议上大家就开始分工负责了。吕步舒因盱眙有一项工作需要他去做,就把他分配负责盱眙县;李菲菲要收集民歌,被到千乘那一带去了。

  盱眙儒家思想氛围浓厚,人人讲究敬老爱幼,吕步舒去调查收集孝顺的人,他们觉得奇怪。孝顺是人的义务,还要宣传什么?孝顺的事例很多,但他们都不要吕步舒什么宣传,他们觉得是他们应该做的。

  最吕步舒干脆就不收集了,随便问了一些面姓,找了几个耳闻能详的事例,记在了心里,其他时间他就一心一意做另一项工作。

  到了快要回广陵的时候,吕步舒还是向县里的官爷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的百姓,为什么人人讲孝顺?”

  此时县老爷说了:“我们百姓也还是一开始孝顺,我们用了一此绝招,不讲孝顺的人通不通。”

  细细问来才知道,他们治不讲孝顺,只要发现你不讲孝顺,你就得多纳税,你找老婆大家都来说你的坏话,左右邻居都不理你,让你成为一个在村里人人喊打的人……

  不孝顺的人在这个县里,是没有市场,久而久之不孝顺的事例慢慢自然消失。

  吕步舒佩服这个县的县爷,有办法。当官爷就得要这要的人当官爷,把不听话的百姓管得好,就是好官爷。

  吕步舒虽然没有找到最孝顺的人,但他找到治不孝顺的人办法,这次下乡效果不错。

  淖妹也就是李菲菲,她被分到的地方。这里离广陵城的路也不远,她到这里不要一天的马车就赶到了。她来这里的工作思路是这样,她要以收集民歌以为,一边收集一边打听,这个地方的人,谁是最孝顺的人。

  李菲菲工作了两天。在这两天的时间内,百姓反应的孝子不约而同指向千乘的一个叫董永的。

  李菲菲觉得这个名字好眼熟,在哪里见?

  李菲菲这天收集民歌时,有一首曲调与黄梅戏的曲调有几分相似。想到黄梅戏,李菲菲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天仙配》。天仙配里面不是有个董永?

  想到天仙配,李菲菲的思路又到了二十一世纪;她也想起来了,关于董永的故事。

  关于董永的故事很多,李菲菲就想起来了,曾经在网上就引起了讨论,光说董永是什么地方的,都是说法不一。

  根据各地提供的历史资料包括地方志记载,董永的籍贯分别为山东博兴(原千乘)人、河南武陟人、江苏丹阳人、江苏金坛人、江苏丹徒人、江苏东台人等等。而湖北孝感、山西万荣相对比较谦逊,都承认董永祖籍是千乘人,只不过是幼年丧母,流寓此地。

  当今的专家学者也大多认定董永是千乘人,因有武梁祠画像记载,这是现有历史文献资料中最早的佐证,金石为记,无容置疑。为此,山东博兴于1987年4月召开了汉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论证会,认定董永的祖籍为山东省博兴县,即汉千乘郡千乘县。

  对于这一论证,有人提了三点疑问:一是武梁祠画像中的“董永千乘人”是指的千乘郡、千乘县,还是千乘乡?二是为什么山东博兴从东汉到宋元时代的史料上没有董永的记载?明清地方志曾有记载,但大都有“皆出野语”一词。三是为什么江淮地区,如江苏的东台、丹阳、金坛等地都有流传很久的董永传说,而且从正史和地方志上均能找到足迹。.

  据考证,江苏东台在秦朝地属东海郡广陵县,县治所在今扬州。楚汉相争之际(前206年—前202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时为楚国东阳郡属地。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平楚,次年封刘贾为王,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公元前195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东台属吴国广陵县,地称海陵。公元前154年,吴王发动“七国之乱”,汉景帝平息叛乱,次年改吴国为江都国,刘非为王。其间,董仲舒为相九年。当时,东台西溪属江都国海陵县千乘乡,并有“丹阳里”地名。

  “千乘乡”因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t591年)晋国结盟吴国,派巫庸做吴相传教车战,并在此造兵车千乘而名。因此间出了孝子董永,又于汉元帝初元六年(公元前48年)改为董贤乡,现为西溪南三公里处的台南镇。“丹阳里”为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蒙武和王剪率大军六十万灭楚,陕西宜川县丹阳山军队屯兵并落户于此而得名,现为丁堡村。

  查阅历史文献,北宋《晏溪志》载:“汉董永,西溪人,养父家贫,流寓佣工,父亡,贫无以葬,自卖其身”。北宋《吴淑事类赋》注:“董永墓,在如皋北一百二十里”。西溪地处如皋以北,所记距离与现董永墓相吻合。1

  南宋王象之《方舆胜览》记载:“海陵西溪镇,汉孝子董永故居。而孝子祠、天女寺、缫丝井皆以永传。”宋代的《锦绣万花谷》记载:“天女缫丝井在西溪镇西广福院,相传汉董永所居,井及天女汲以缫丝者。”

  后来的元明清都有关于董永故事的记载

  西汉时,东台西溪始兴盐业,经济逐步复苏。据载董永雇主曹长者因其无子,舍出后宅建承福寺,后在其大殿上供奉着董永及曹长者的牌位。《晏溪志》载:武帝时西溪建承福寺,即广福寺前身。里人也捐款建起了“董孝贤祠”,又称董永庙,并在董永墓前立“汉董孝子讳永墓”碑。明正德七年,盐法御史朱冠、分司谢贵修墓并重建孝子祠,并“设社学于此”。明英宗天顺六年,巡宰李诚在董永和七妹的遗迹“缫丝井”(又名董井寒泉)旁建六角亭,明礼部侍郎王瓒曾赋《缫丝井诗》:

  彩云飞去凤笙残,月转梧桐玉甃寒。

  机杼荒凉秋草歇,辘轳寂寞野花团。

  祗凭博望知源邃,肯信麻姑见底乾。

  千古真游何处觅?一双鸣鹤绕栏杆。

  明末清初,郑板桥老师顾繁(兴化人)也在亭上作《缫丝井亭记》。明万历四年,水利道佥事黄猷吉在孝子祠南殿内,供奉北宋范文正公仲淹(西溪盐仓监)、胡文定公令仪(江淮转运史)张文靖公纶(江淮发运副史)三贤塑像,北殿重塑董永像,改名“忠孝祠”。祠内有“卖身葬父一贫如洗,忠心为奴孝思严亲”的对联。至清道光年间,里人又重修董永墓碑。


  (https://www.bqwowo.cc/bqw182500/9347905.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