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一章 军报

一章 军报


  中州泰安宫。永福堂外。

  三名宫女提着食盒子小心的退到了门外。轻轻的扣上门。迈着小步静静地、一声不发的退下台基。

  “过来。快过来。”一名领班侍卫小声的叫道。蹲在永福堂外的一道影墙不停地招手。待三个宫女近了身。他赶紧问道:“里面的几位爷吃的可多了些?”话说着就去掀食盒的盖子。

  “一人一个馒头。还是这么些。”为首的宫女抿了抿嘴无奈的说道。

  看着上面仅仅动了一点点的菜肴。侍卫泄气的叹了一声。“又是。这可快两天了。”摇了摇头。他挥手说道:“你们回吧。饭菜老规矩。你们分了去。”

  “谢大人。”中间的宫女道了声谢。领着左右二人赶紧离开了这里。

  “玉缘姐。咱们回去跟李总管说一说。下午送饭菜的差事让给别人吧!”右边身材娇小的宫女看了看手中的食盒子无力的说道:“周相他们都根钉子似的。话都不说两句。脸色沉的要死。眼神吓人的很。”

  “切”。左边的宫女不由的嗤笑道:“凌妹。现在的御膳房谁还不知道永福堂的事?要是有人愿意去。李总管会使上我们?咱们这一组安排定理的可是乌统领的膳食。”

  中间的宫女无力摇了摇头。说道:“算了。该咱们倒霉。谁让乌统领这几日去了军营呢?”那玉缘有气无力的说道:“画锦那一组不比咱们倒霉。不小心触了文大人的霉头。现在还躺在床上呢!”

  “让开。都让开。”远处一个声音传来。

  “是蔡都统。快让开。”玉缘惊叫道。顾不上路边枝叶的滴水带露拎着食盒子闪到了一边。那两个宫女也是狼狈的躲闪进了树木丛中。

  蔡德福平日里是很顾及形象的。因为他本人带领的就是禁军。而禁军又是朝廷的门面。在外观上地打扮是最下工夫的。可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这些了。在中州西门接到奏报后就一路打马高喊着“台澎大捷”跑到了泰安宫。和一直守在那的陈磊交过信后。二人兵分两路一到兴德阁。一到永福堂。

  “台澎大捷。台澎大捷。”蔡德福“嘭”的撞开了永福堂地大门。“诸位。台澎大捷。大捷……海兰察等皆已授首……”

  一个月前岭南处就传来了福康安出海的准确消息。如果时间无误的话“斩首”计划的成败就在这两天。从前天晚上起。周青竹、赖明金等人就死死的钉在了永福堂。这里是内阁议事的地方。也是军报通知的第一站。

  这个计划的成败事关国家之命运。也无怪乎他们担心。就连梁明这两日也是时时刻刻的盘算着时间。需要料理的政事都停在了案头。中华国地大脑中枢这两日算是停止运行了……

  周青竹的眉宇之间。透露着难以掩饰的愉悦和轻松。甚至还有点亢奋。因为他不仅看到了满清六万精锐地丧亡。更看到了自己有朝一日落叶归根地希望。“好好好。实在是好啊!”回头看着高兴的忘形的内阁众人说道:“诸位打理衣冠。我等这就去觐见王爷。”

  “福康安亲领四万大军大部被擒!其本人率千余残部逃回厦门。余部两万余被困台湾。第二师寻机就歼。”这个消息。美中略带不足。福康安没死。但清军六万精锐被歼地消息。还是像给梁明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一样。撇去了稍许地遗憾他再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放声大笑起来。

  这两天梁明想得很多。很多。他很怕打狗不死。福康安、海兰察二人是乾隆后期最出名地将领。虽然打压的多是地方起义和小规模的对外战争。但是偌大的名气也不都是吹来的。

  如果此战福康安不死。以他那高傲的性格必然会视之为奇耻大辱。再次领军对阵之时即便是不得胜。他也会死磕硬拼的。而数量较少的中华军最怕的就是清军死磕硬拼。

  如果清军统帅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面对中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即使不知难而退内心胆怯也是必然的;可若是一个性格坚韧。内心自负的将领。那一场死磕是免不了的。就好比福康安。他即使是在面对着自己无法撼动的对手。高傲的性格也不会是他退缩的。

  而且其人不死。清军统帅的位子非他莫属。如此一来。数量巨大的清军在一个志在复仇的统帅的带领下。对于中华军的威胁是明摆着的。

  “福康安。咱们有得玩了。”梁明畅快之中念念不忘的还是这个福康安。

  对于这个人物。十六年前的梁明只有三个印象。其一、乾隆帝的私生子(谣传);其二就是历史书上对英国军队的火器操演不屑一顾的福大将军;其三。七千精锐远征廓尔喀。悍将军威。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能打仗的高傲将军。

  (1791年西藏遭廓尔喀入侵。福康安从青海西宁出师40天内强行军四千余里兵进后藏。先战擦木。再战济咙。随即转入了廓尔喀(今尼泊尔)境内。先后攻克索勒拉河、渡过铁索桥。转战深入敌境700里。六战六捷。斩敌四千余人。)

  随着军情局在各地扎根、发展。清军能将一个个进了军部的档案室。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个福康安。紧跟其后的就是海兰察。

  福康安出身富察氏。出身于军功贵族家庭。其祖上曾连续四代侍奉皇帝左右。富察氏堪称是独一无二的侍卫世家。满清皇室最亲密的勋贵。

  他的姑姑就是乾隆帝的孝贤皇后。标准的皇家贵戚。其父就是乾隆中早期鼎鼎大名的傅恒。乾隆朝早期的头号众臣。本人最初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多次奉命征讨内地和边疆的起义或入侵。后再从阿桂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确实是一个大将之才。而更让梁明看重的是。此人性格极其兼任。多次用兵都是针对穷山恶水。却是历尽艰辛最终全胜而归。

  此人功绩堪伟。地位显赫。又是乾隆皇帝的心腹爱将和朝廷重臣。福康安的骨子里都带着一股子军功贵族的优越感和霸气。常人根本就不放在眼中。极爱记仇。换句话说就是睚眦必报。

  这一战原本准备把他和海兰察一勺烩了。以后也能剩下些力气。可是万万内想到向来心高气傲的福康安竟然会逊到海上晕船。那万余前部的领军人物只有一个海兰察。

  北洋舰队围杀清军船队时。其后部的二十多条船窜的快成了漏网之鱼。回到八罩岛立马载上福康安就往回跑。就这样。一条猛虎回到了岸上。

  陈磊看着摊开的军报。没有多话。只是躬身道:“臣恭贺王爷。”

  梁明轻嘘了一口气。“大事未成。还不是恭喜的时候。”看着身后悬挂的大陆地图。说道:“现在李勾应该到广州了。大仗要开打了。”

  “王爷。李大人那外有北洋舰队为托趁。内有岭南处的策应。又集结了三个整编师。和台湾忠勇军一万五千人。如此军力拿下一个广州城绰绰有余。”陈磊一点都不担心广州那一仗。因为中华军在这一战中拥有着压倒性的实力。

  “启禀大王。周相等内阁众臣求见。”门外。一个侍卫通报道。

  “传他们进来。”梁明轻松地回道。向陈磊吩咐道:“去传些茶果上来。”

  兴德阁内。

  “臣等贺喜大王。”周青竹等人进得门来。第一件事就是纳头跪拜于地。这样的大喜事对于中华的实际意义可远远胜过“祭天祭祖”。

  “都起来。都起来。”梁明抬手一摆。笑着说道:“今日确是我中华大喜之日。本王心中高兴很啊。”目光炯炯望着远处。梁明接着说道。“但万里之途。我等刚刚迈出了一步。今后重任还望诸卿共勉。”

  周青竹起身回道:“回禀大王。北伐之事乃立我朝万世之基业。臣等不敢轻心。定誓死以报大王恩情。”

  梁明轻笑一声。说道:“出军北伐。所要之事不但在于前线。还在于后方。我朝积累十年之力。以供先期损耗定无大碍。是以。钱粮方面本王尚且心安。只是要让诸卿操劳了。”

  “明日大早。通告全国。”他走下了座位。缓缓踱着步子。好象要把遥远的思绪拉回来似的。默思片刻。无畏地一笑。说道:“我中华雄师北伐满清。本王立誓----复我汉家万里江山。”


  (https://www.bqwowo.cc/bqw130310/6713676.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